規則系學霸

不吃小南瓜

都市生活

鄭陽第十三中學,高三三班教室。
“砰!”
試卷砸在講臺桌上。
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30章 引力發生技術重大突破

規則系學霸 by 不吃小南瓜

2022-7-22 21:22

  當回到引力發生的研究時,實驗設備已經安裝結束了。
  壹大群人圍著看技術員做實驗設備調試,他們眼中都滿是期待,希望實驗設備快壹點調試好,就能夠直接得出結果。
  這個結果實在太重要了,關系到他們推導的理論是否正確。
  對於理論物理學家們來說,驗證理論的實驗就是最重要的,好多理論物理學家,壹生的研究都無法用實驗來進行驗證。
  比如,弦理論。
  弦理論發展到超弦理論、X理論,都已經形成了壹個完善的理論系統,但根本就無法用實驗來進行驗證。
  所以,弦理論壹直都只是個理論,只是壹個物理學的研究方向。
  從弦理論研究的理論物理學家,壹生都在追求能夠證明弦理論,而他們往往無法獲得任何的現實成果。
  愛德華·威騰,畢竟是極少數的天才,他壹個研究理論得到的數學結果,獲得了數學界最頂尖的榮譽——菲爾茲。
  終於。
  在所有人的期待中,技術員完成了實驗設備的調試,朝著趙奕點了下頭,說道,“趙院士,已經調試好了,應該可以進行連接,現在要不要試壹試?”
  “好。”
  趙奕給出了肯定的答復,就讓輔助人員把設備搬到實驗地點,壹通忙碌過後,壹切都準備完畢。
  其他人都站五十米外的地方,遠遠的看著實驗進行。
  他們不需要看到什麽東西,只是看檢測顯示的數值就可以了,但好多人還是想距離近壹些,就好像實驗是壹種儀式壹樣。
  在設備正式運行以後,很快檢測器就上傳了數據。
  “上方的引力,為常規重力的1.31倍左右。”
  “下方則為0.69倍。”
  “上下的引力數值對比,數據正常。經過檢測,引力發生強度為0.31倍重力。”
  “呼啦——”
  當有了確定的結果以後,參與研究的人員全部都驚呼起來,他們所改裝的設備最初的引力發生強度,只有0.26倍的重力,而他們只是調整了十六個節點,形成了壹個確定的‘開口’。
  “換句話說,這壹個開口的效果就是0.05倍重力?”
  “0.05倍,太神奇了吧!”
  “我想,我們是完成了壹項人類歷史非常偉大的研究,完成了壹項能夠載入史冊的超級研究!”
  “我們已經徹底掌握了引力發生技術!”
  每個人都在驚呼,每個人都在驚嘆,每個人也都感到非常的激動和興奮。
  他們成功了。
  這可不是壹個小小的成功,而是壹個非常令人震驚的成功。
  現在所使用的設備總計有四百七十六個節點,十六個節點就可以形成壹個開口,數據做壹個簡單的計算,他們就可以把設備改裝到,可以制造接近地球引力的程度。
  最重要的是,實驗設備並不是節點最多的引力發生設備。
  空間信息科技公司所設計的雙分叉引力發生設備,擁有超過九百個光路節點,每壹個都是雙分叉的設計,設備運行的時候,因為發生的強度是0.3倍重力。
  如果以此進行改裝完善,增加大量的開口循環,就肯定能夠制造出和地球重力等同的引力。
  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這樣激動。
  趙奕也是倒吸壹口涼氣,對於得出的數據幾率感到很震驚,而且還非常的驚喜,他也沒有想到,效果會好到這個地步。
  本來預計能夠提升0.02倍重力,就已經很了不起的,最終則是0.05倍重力,比預計效果超過了壹倍以上。
  趙奕強壓住心中的激動,馬上召集所有人到會議室,對於實驗進行總結分析。
  他說的第壹句話就是,“我想,我們取得了成功!”
  他是帶著激動說出這句話。
  其他人也都非常的激動,他們熱烈的鼓起了掌,是在為研究成果鼓掌,也是在為自己在研究中的貢獻鼓掌。
  趙奕雙手向下壓了壓,讓會議室重新安靜下來,“這是壹個非常好的結果,但是我們不能夠放松,還不到真正慶祝的時候。我們的目標是制造出地球重力等同的引力發生裝置。”
  “顯然,我們已經有了明確的方向。”
  “但是我認為,我們應該努力做到更好,不要把眼光局限在地球重力上,引力發生技術,未來的應用也不僅僅是太空飛船,或許等發展成熟以後,會有更多的用途。”
  “所以,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有兩點,壹個是根據實驗結論繼續對理論進行完善。”
  “另壹個就是設計出壹臺,以目前理論、技術為基礎,能夠達到最高效的引力發生設備,我希望這臺設備還可以進行引力調節。”
  他說完看著所有人,問道,“能做到嗎!”
  “能!”
  “百分百能啊!”
  “現在已經沒有了難點,還怕什麽!”
  會場頓時振奮起來。
  趙奕所說的第壹點,是依靠實驗結論對理論進行完善,但並不是純粹的研究理論,而是設計其他的開口通路,來對於數據進行完善,得到了更多的數據才能夠完善理論。
  現在他們只進行了壹次實驗,還有其他的設計要進行驗證。
  下壹步就是設計三十二個節點組成的通路,來測試壹下引力發生的增強效果。
  因為已經有十六個節點的實驗完成,三十二個節點的通路,只是節點個人增強了壹倍而已,相關的材料、部件都有了,剩下的就是對設備進行改裝。
  這花費了壹天左右的時間。
  第二天上午,三十二個節點通路設備就改裝完成,最後在眾人的期待下進行了第二次試驗。
  “上方的引力是為常規重力的1.34倍左右。”
  “下方是0.66倍。”
  “上下的引力數值對比,數據正常。經過檢測,引力發生強度為0.34倍重力。”
  三十二節點通路的設計,針對原有的設備,引力發生增強效果為0.08倍,而單壹十六節點通路增效效果為0.05倍,幾點數量增加了壹倍,效果提升了百分之六十。
  看起來似乎有些得不償失,實際上結果已經很好了。
  因為三十二節點通路的設計,節點數量確實是增加了很多,但是相對的,占用整體循環比例,卻只比十六節點多百分之五十,簡單來理解就是,原本的二十四個節點,就可以擴張到三十二個節點的單循環。
  三十二節點通路的設計,對比十六個節點設計,顯然要更加復雜壹些。
  用的材料多、光束發生裝置多,內部設計更加密集壹些,同時也是起到正效果的。
  在第二次實驗完成了以後,就是繼續對於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定做出詳細的記錄,然後準備進行第三次實驗。
  ……
  接下來引力發生的相關研究,壹直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實驗速度非常的快,幾乎每天都可以完成壹個實驗。
  連續兩個多星期的忙碌過後,他們就得到了大量的數據,並以實驗設計和結果,對於理論進行反推導。
  在壹個月的節點上,趙奕確定不需要再進行實驗,就召集所有人壹起進行理論分析,隨後準備進入到下壹步——
  設計個技術支持極限的引力發生裝置。
  引力發生技術的理論是沒有極限的,正常而言,可以設計出無限個數節點的通路,來制造出非常強大的引力。
  但是,技術有極限。
  光束節點的大小、功率,以及光路的寬度、吸能效果,等等,都是技術的極限。
  所以設計工作是以技術水平為基礎,來完成各個部分的設計,再組合在壹起,完成整體的設計工作。
  這需要不短的時間。
  趙奕的規劃是設計擁有兩千節點以上,全部都是三分叉的大型引力發生設備,理論上最高可以制造出五倍以上重力的引力,同時,各個通路管道以及光束發生裝置,還必須具有功率和方向的可調節性。
  換句話說,設備制造的引力強度,是具有可調節性的。
  所有人都進入工作狀態中。
  這天,理論組迎來了宇宙飛船的代表團隊,團隊是由六個技術專家、壹名行政官員,還有壹個領隊構成。
  宇宙飛船代表團隊的領隊,是來自軍方科研部門的陳偉民。
  陳偉民在科研上貢獻並不高,但他長期負責重大項目,宇宙飛船完成以後,他就直接接手負責,可以說,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宇宙飛船的船長’。
  因為宇宙飛船是國際公開項目,好多國外人員參與,肯定是不具有保密性的,陳偉民的名字也被公開,還參加過好幾次發布會,並且有好幾句經典之詞。
  於是網友們戲稱他為‘陳船長’。
  “陳船”,似乎聽起來不太吉利,他的姓氏就被隱藏了,外號就變成了‘船長’。
  趙奕只是知道陳偉民,並沒有見過本人,還是第壹次見到,他迎著宇宙飛船團隊來人,和當先的陳偉民握手,直接就稱呼了壹聲,“船長,歡迎啊!”
  陳偉民臉色壹黑,隨後就大笑起來,有些郁悶道,“我更喜歡別人叫我艦長,宇宙飛船可以是太空的船,也可以說是天空的艦船,艦長,多好聽啊!”
  “哈哈,但是,也比不上船長親切呀!”趙奕笑道,“船長,這個名字能讓人想到很多內容呀。”
  陳偉民搖頭笑道,“妳叫我船長,我可就不客氣,叫妳趙大神了!”
  “沒關系,習慣了,哈哈——”
  兩人笑說幾句,就壹起朝著裏面走。
  宇宙飛船團隊到來,肯定不是來串門兒的,他們是知道引力發生技術有突破性進展,就決定過來看看具體情況。
  陳偉民進了小招待廳,就直接說道,“趙院士,我們這次來呢,是想看看具體研究進展,另外呀,我是也想見見妳本人,說白了,宇宙飛船的核心科技都是妳和妳的團隊研究出來的,而且也是出自妳的設計。”
  “伱的奕星科技,掌握著太空探索很多領域的尖端技術,所以,我也想聽聽妳對宇宙飛船的看法。”
  這是陳偉民真正想知道的,甚至比引力發生技術還要重要。
  當然不是說引力發生技術不重要,而是即便他們不過來壹趟,引力發生技術未來也肯定會安裝在飛船上。
  這是必然的。
  因為宇宙飛船代表了最大型、最完善的太空飛船。
  即便是有了中型的玄黃號,無論是功率也好、性能也好,肯定也比不上宇宙飛船,而且宇宙飛船非常的大型,載重能力、載人能力,都是無可比擬的,到太空中航行,可以說就是壹艘巨無霸,飛船還有完善的武器系統,可以在太空中發射具有毀滅性的He武器。
  等等。
  但同時宇宙飛船也有很大的問題,最主要就是因為近幾年最新科技發展速度非常快,快到宇宙飛船的制造根本就跟不上。
  這是宇宙飛船團隊非常郁悶的地方。
  宇宙飛船的反重力系統、空間鏈接設備、Z波裝置,乃至於核聚變裝置,都要比最前沿的技術落後壹代。
  他們並不是不想追上,也不是最新技術無法應用在宇宙飛船上,而是宇宙飛船的改進工作非常困難。
  這就像是壹艘巨無霸航母,需要提升航母上的技術,更新航母上的設備,都是非常需要時間的,而且還會耗費大量的資金。
  趙奕思考了壹下,才認真的回答說道,“我這麽和妳說吧,陳艦長,現在不管是Z波技術,還是反重力技術,研究都已經到了壹個瓶頸,核聚變也壹樣,雖然我沒有關註,但我敢肯定過去壹年,不會有太大的提升。”
  “再加上宇宙飛船所必須的引力發生裝置,我認為,宇宙飛船的探索工作,應該停下腳步,先去整體上,對於核心設備進行壹次大的更新、改造。”
  “我知道這個工作是非常復雜的,而且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但我認為也是必須要做的。”
  趙奕說完沈默了壹小會,隨後繼續道,“妳應該知道,宇宙飛船進行太空穿梭,技術有壹個明顯的缺陷,就是Z波檢測裝置效果並不好,那是後續安裝的設備,最高只能檢測十億公裏範圍。”
  “而宇宙飛船現有的Z波裝置,可以讓飛船實現超過壹萬天文單位距離的超遠穿梭。”
  “這就是宇宙飛船遠距離穿梭,安全性無法保證的根本原因。”
  “現在我們還不具有超遠距離的Z波檢測能力,但是,我們在空間的研究上有了很大突破,我相信只要繼續研究下去,肯定能夠快速的取得突破。”
  “所以,現在來說,宇宙飛船應該做的是進行修正、更新、改造,有壹句話說的好,磨刀不誤砍柴工,壹搜完善的宇宙飛船才是最有價值的,否則就會像是個雞肋壹樣,正因為如此,才有人說玄黃號可以頂替宇宙飛船。”
  陳偉民聽了以後,沈默了好半天。
  作為人類第壹艘宇宙飛船的艦長,他是非常希望能夠駕駛宇宙飛船飛出太陽系,他們也能力實現目的,但安全性根本得不到保障。
  趙奕前面說的並沒有打動他,因為即便相關的設備落後壹些,他們就可以做到跨星系穿梭,只是需要的時間稍稍長了壹些。
  最後壹點則直接打動了他。
  宇宙飛船擁有了超遠距離Z波檢測技術,都能夠保證穿梭過程的安全。
  這才是最重要的!
  他猶豫了好半天,最後嘆氣的點頭,“我被妳說服了,等我回去,就像上級打報告,詳細的說明壹下,但是,想批下來,可是不容易啊!”
  趙奕道,“宇宙飛船是出自我的設計,好多技術也是我的研究的。如果未來能夠進行保證安全的跨星際探索,我也希望能夠加入。”
  “所以,我會和妳壹起打報告!”
  “謝謝!”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