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系學霸

不吃小南瓜

都市生活

鄭陽第十三中學,高三三班教室。
“砰!”
試卷砸在講臺桌上。
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28章 空間光能傳輸技術!

規則系學霸 by 不吃小南瓜

2022-7-22 21:22

  趙奕召集科研組的組長們,討論太陽能電池板轉化功率不足的問題,會議結束以後,組長們就把事情說給了其他人聽。
  奕星科技的研發基地,從事研發的技術人員只有幾十個,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消息。
  組長們幹脆交代了任務,讓每個想拿到獎金的人,寫壹份‘靈感報告’交上來。
  二十萬人民幣的獎金,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其實,二十萬人民幣聽起來很多,對奕星科研基地的技術人員來說,也並不算非常心動的數字。
  奕星科研基地的每壹個技術人員,都是國際最頂尖的人才。
  有兩個航天局技術研發出身的經理,簽約就拿到了百萬年薪,還有和工作年限掛鉤的內部股權。
  普通技術人員的薪資也普遍在兩萬人民幣以上,在包括五險壹金、項目獎金、年終獎等福利待遇,都可以說是年薪四、五十萬。
  但是,二十萬也是幾個月的薪資了,最主要的吸引力在於,只是提供壹個靈感思路,而不是真正去解決問題,另外,為世界最頂級的科學家提供靈感思路,說起來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所以好多人都非常的期待,真正把這件事當成壹個工作。
  科研三組,內部稱為‘動力部門’,主要是做飛行器起降、轉彎等技術的研發。
  三組有個剛進入公司半個月的實習生,名字叫做孫建新,他畢業於水木大學數學系,並留學到加州理工讀了碩士,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以後,回國就被招進了奕星的科研部門。
  孫建新的年紀並不大,就只有二十四歲,他還是土生土長的江城人。
  這個年紀能在加州理工大學拿到數學碩士,絕對可以稱作是超級天才,知道,他被推薦到普林斯頓讀博士,但他個人希望早壹點出來工作,也希望回國照顧家人,就沒有繼續讀博。
  奕星科技招收這個級別的天才,也是當做未來的儲備技術人才,名校的理學碩士,潛力還是非常大的。
  孫建新剛進入公司的時候,為人還是有些自傲的,但僅僅過了半個月時間,他就發現科研部門,每壹個人都可以說是頂尖人才。
  各個科研組的組長,都有個名校的博士學歷,有的還專業從事航天器、飛行器的研發,無論是理論基礎還是技術研發水平上,他都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孫建新平時工作還是很低調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和工作。
  現在聽到趙奕遇到的研發問題,他也沒有仔細的深入去想,因為他覺得趙奕解決不了的問題,他肯定也解決不了,公司裏有這麽多的人才,就算提供靈感,也輪不到他。
  所以孫建新根本就沒有在意,甚至沒有考慮上交靈感報告。
  但是等到了第二天的時候,孫建新才知道,每個人都要寫壹份‘靈感報告’,雖說不是強制性的,但不交壹份上去似乎是有點不合群。
  他幹脆也費腦子想了想。
  他平時非常的低調,也是部門兒裏年紀最小的,剛出來工作,還是受到前輩照顧的。
  孫建新就問起了其他的人寫的是什麽。
  他聽到了好多‘靈感’。
  每個人寫的都不壹樣,有的寫擴大電池板面積,有的說論證降低衛星內部損耗功率,還有的開動腦筋說,發射壹顆專門的充電衛星。
  然後孫建新就後悔了。
  如果是他自己單獨去想,也能想到類似的點子,但看了同事們寫的內容,寫類似的就有些‘抄襲’的意思。
  他坐在辦公桌前,苦思冥想了壹個多小時,頭皮都快要抓破了,幹脆就破罐子破摔,“反正我也沒想得到什麽獎金,隨便寫壹個就行了,管它有沒有可行性!”
  孫建新看著空白的頁面,直接打上了幾行字,“我的想法是,既然太陽能不足,就增加太陽能!”
  “比如發射環繞太陽、專門用於吸收能量的衛星!”
  “距離太陽越近,太陽能就越充足。”
  “這樣——”
  孫建新專心致誌的寫了壹份‘玄幻類’的報告,最少身後的同事是這麽認為的。
  “小孫啊,妳這也太搞笑了吧,環繞太陽,專門吸收能量的衛星?”
  “我記得上壹次看科幻猜想,有壹個類似的說法,宇宙最高級的文明,建造的吸收能量裝置,能把恒星包圍起來。”
  “妳說的就是這個吧?”
  “有點兒意思呀!”
  最後壹集當然是調侃。
  孫建新也知道自己寫的太玄幻了,他扯了扯嘴角很無奈說道,“要不王哥妳給我想壹個?這不是實在想不出來了,也沒辦法啊?”
  “也對。”
  王哥趕緊走開了,留下壹句,“就寫這個吧,我看行,也許趙院士許諾的二十萬就是妳的了。”
  他說著都笑了出來。
  ……
  上午的時候,趙奕收到了壹大堆的靈感報告,他覺得各個組長有些小題大做,但他們的工作確實做的很好。
  趙奕看起了壹個個報告,發現裏面確實有讓人眼前壹亮的想法。
  “充能衛星?”
  “如果制造壹個專門充能的衛星,就可以壹定程度上彌補功率不足的問題,但是高功率的運作需要持續不斷,充能衛星必須和Z波衛星結合在壹起,就還是有同樣的問題,固定面積、固定區域的太陽能是有限的。”
  “還有這個,把Z波發生衛星,放在壹千公裏外,甚至更遠的太空。”
  “這確實能夠大大降低太空穿梭所需要的Z波功率,但是,這對推進器是個挑戰。”
  “小型太空飛船是需要推進器運送的,而且距離越遠,控制起來就越不靈活。”
  “但也是個可行的辦法,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也勉強可以試試。”
  趙奕很快就翻到了孫建新的報告,他看了第壹句話就知道,是沒有認真去想的內容,“增加太陽能?虧他能夠想出來。”
  “制造環繞太陽的聚能衛星?太科幻了吧,現在的技術也實現不了呀,而且能量要怎麽傳輸呢?”
  “難道拉壹根兒線,從太陽直達地球?”
  趙奕搖著頭正準備略過報告,手指忽然就停住了,眉頭微微皺了起來,“如果沒有直接的連接,能量能夠通過空間來傳送嗎?”
  “其他的能量,應該不可以,但是太陽能——?”
  “也許可行了!”
  趙奕猛地壹拍桌子,起身站起來朝著外面喊壹句,“把袁海濤叫過來!”
  袁海濤壹直跟著趙奕,他是宇宙飛船設計組的人員,也加入了奕星科技做實驗相關工作。
  很快。
  袁海濤就走進了辦公室,“趙院士,妳找我?”
  “對!”
  趙奕點頭交代到道,“袁隊長,找兩臺直接能用的空間連接設備,壹臺放在黑屋子裏,另壹臺放在陽光下,正午的時候,咱們準備做實驗。”
  “還有,準備個太陽能充電面板,接上個燈泡。”
  “另外——”
  他連續交代著實驗需要的東西。
  袁海濤拿著個本子認真記錄,他沒什麽擅長的技術能力,但優點在於做事認真,也有壹定組織、領導經驗,分配下來的工作,都能完成的很好。
  等趙奕交代完以後,袁海濤就馬上去準備了。
  正午。
  趙奕帶著幾個技術人員,說起了即將進行的實驗內容,“我要驗證壹下,空間鏈接技術是否能傳遞光能,理論上是可性的,但還是需要實驗壹下。”
  “正常來講,空間連接會把壹臺設備的光子,傳遞到另壹臺設備的端口上,就能形成映射效應。”
  “這種映射效應是光子傳遞的顯現,而光子是具有能量的。”
  “如果光能能夠傳遞,那麽太陽能充電面板就會有反應,接上的燈泡就會亮起來。”
  他簡單說了壹下實驗內容,頓時讓其他人也期待起來。
  實驗開始。
  黑屋子裏的空間連接設備運轉起來,映射出了外部大片的光線,讓這個屋子也跟著亮了起來。
  這壹點光線對於充能來說,起不到什麽作用,但是實驗的要求並不高,就只是讓太陽能面板有反應,接通的小燈泡就會亮起來。
  時間大概過了有二十秒,小燈泡微微的閃了幾下,隨後燈絲慢慢的亮了起來。
  雖然能明顯看出功率不足,燈泡發出的亮度有些灰暗,但只要能亮起來,就代表實驗成功。
  “呼啦~”
  “成功了,燈泡真的亮了!這說明空間連接技術能夠傳遞光能!”
  “我從來沒想過,還能做到這種事情。”
  “我覺得吧,這想想也很正常,我覺得最主要是沒有想到,而不是這件事有多麽驚人!”
  “是啊!”
  “趙院士,太了不起了,這都能想到!”
  趙奕也非常的高興,但他不會搶占其他人的功勞,馬上搖著手說道,“是三組,有個姓孫的技術員,他提交上來的報告,我看了,才想到這個。”
  “我決定了,不管這個技術能不能解決Z波衛星功率問題,都給他二十萬獎金!”
  他確實覺得這個發現意義非常大。
  另外,也是對於員工的鼓勵。科研來說,創造力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很長時間的努力,都比不上壹個好的想法,所以,科學研究才更需要有創造力的年輕人。
  現在以公司的名義發放獎金,也是鼓勵所有人多去開拓思維,而不是純粹的研究固定技術。
  空間連接黑屋子實驗也讓趙奕開啟了研究欲望,他馬上致電給了空間信息科技公司,要求他們派壹個研發小組過來。
  他需要通過實驗計算光能傳輸的效率。
  很快。
  空間信息科技公司就派過來壹個研發小組,而且是內部最核心的研發小組,帶隊的是光學實驗室的院士,他們還帶上了大量的檢測設備。
  接下來的壹個星期時間,趙奕都待在辦公樓裏,臨時建造的光學研究實驗室裏,和空間信息科技公司的研發小組壹起進行相關的研究。
  他們得到了模糊的數據——
  通過空間設備建立的鏈接,傳遞的光能比率大概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三十之前。
  這個數據偏差值非常大,主要是因為不同的空間鏈接設備,光能傳遞效率存在巨大的偏差。
  所以,得到的結論就是,空間連接技術針對無質量粒子傳輸,相關的理論不足。
  理論不足,就體現在技術研究出現了問題。
  有壹臺小型的空間鏈接設備,光能傳遞的效率非常高,卻根本不知道是為什麽。
  最後研發小組還是回去了。
  他們有了很有研發潛力的發現,卻根本解釋不了原因。
  這是遺憾的地方。
  趙奕卻壹點都不感到遺憾,他反倒是對相關的研究更感興趣。
  針對空間連接技術來說,他並沒有怎麽做深入研究,當時就是根據映射發現,推到出壹些相關的理論。
  他壹直都把空間連接技術當成是壹種信息傳遞的手段。
  因為空間連接只能傳遞無質量的粒子,就完全沒有想過,還能進行能量傳輸。
  現在的發現就非常有意義了。
  哪怕光能的傳遞效率只能達到百分之三十,也是壹個相當有實際意義的數據。
  因為距離太陽越近,單位面積的光子數量就越多,太陽能也就越充足。
  如果把太陽周邊壹萬公裏的光能,傳遞到地球上用於太陽能電池板充電,哪怕轉換率只有百分之三十,也足以維持超高的功率。
  “這樣只需要發射壹個同步地球環繞太陽軌道的充能衛星,並和同步地球軌道Z波衛星建立空間鏈接。”
  “然後就能實現源源不斷的光能傳遞,支持轉化電能的高功率,支持高功率的Z波發生器運作。”
  “這個想法絕對是可行的!”
  雖然還沒有做詳細的計算,但趙奕仔細思考壹下,就知道是可行的,他利用《因果律》,也很快得到了確定的答案。
  那麽缺少的就是研究空間連接與光能傳輸的關系,建立完善的光能傳輸理論。
  “這個技術,如果能夠實現的話,未來就能得到源源不斷的光能,來保證Z波航道的運作。”
  “甚至說,還能為地面提供遠遠不斷的清潔能源。”
  “這甚至要比核聚變技術還要重要,只不過暫時——”
  “成本很高!”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