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妳管這叫壹小部分?
規則系學霸 by 不吃小南瓜
2022-7-22 21:22
當趙奕正在為完成主線任務,也就是如何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苦惱時,正負電子對撞機實驗室裏,倪宏宇放下了上級打來的電話,陷入了壹種叫做‘迷茫’的情緒。
“全新的中子發生器?原理論文?”
“趙奕……”
倪宏宇還記得假期時,趙奕來高能所時,他帶著趙奕去參觀了所裏的實驗室,聊了幾句中子發生器的項目,當時趙奕似乎是問了壹句,說“其他人研究出中子發生器會怎麽樣”,他思考著解釋了幾句,後來就根本沒當做壹回事兒,想起來還覺得有些可笑。
其他人研究出中子發生器?開什麽玩笑?
正負電子對撞機實驗室,專門做這個項目,好多專業的人員都沒有頭緒,國際上也有類似的研究,也沒有聽說過有重大進展。
結果?
趙奕就研究出了壹個新的中子發生器制造原理?
可能嗎?
不是丁守賢親自打來電話,還做了壹些解釋,倪宏宇都不會相信是真的,肯定會認為是有人在開玩笑。
當有人上報有可能需要保密的研究時,並不是直接就去做驗證,還是要經過嚴密的論證,像是中子發生器類似的科技性理論,就更需要仔細的論證,因為去驗證需要耗費很多資金。
丁守賢知道消息以後,就找來好幾個專家,對論文內闡述的中子發生器原理做了論證。
趙奕所做的新型中子發生器,原理說出來並不復雜。
中子的發射方向取決於原子的旋轉方向,由於各個原子的旋轉方向不壹致,導致由原子產生的中子也就向各個方向發射,形成散射。
新型中子發生器的做法,是控制讓所有的原子都朝同壹個方向旋轉,這樣產生的中子就能朝特定方向發射,形成指向性較強的中子束。
原理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很不容易,因為控制原子的運動的同時,去激活中子進行發射,技術上難度還是非常高的。
趙奕所做的理論中,闡述了壹種小範圍激活的方式,方法類似於大型發動機,利用高溫、高壓,強行積出高能量,只是不需要那麽復雜的零件裝配,而是利用現有的中子激活技術去做。
倪宏宇對中子發生器也懂不少,他仔細掃了壹遍理論內容,心中的震驚也被壓了下去,只苦笑的感慨壹句,“趙奕果然不是普通人啊!來看看中子發生器的項目,就想出個新型中子發生器的技術……”
“難道因為他是研究理論的,所以技術的東西對他來說很簡單?”
“可能吧?”
倪宏宇只能苦笑著搖頭,隨後也知道該做什麽,他馬上集合了實驗室的精英骨幹,壹起對新型的中子發生器技術進行論證,論證就不是原理可行不可行的問題了,而是怎麽樣以新的理論方法,去制作出中子發生器。
……
相比正負電子對撞機實驗室的忙碌,趙奕的生活就要輕松多了,做完了超對稱性的研究,他真正能輕松壹段時間,就重新回歸了正常的生活。
正常的校園生活是很難得的。
趙奕很享受每天上上學,和同學壹起打打遊戲,去操場上踢踢球,周末還能和林曉晴壹起出去逛逛的悠閑生活。
麻煩事還是有的。
醫學科學中心的事情還沒有完全解決,好在趙奕‘完美的錯開’了開始的部分,悶在家裏做研究半個月,也沒有人再直接找他了。
他直接等到了研究醫學科學中心建設方案的內部會議。
這次會議是大學舉辦的,參加的有學校的領導,剩下的主要以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的人為主。
會議的內容主要有兩個,壹個就是建設方案,另壹個就是分配方案。
建設方案肯定不是壹次內部會議能敲定的,他們中也沒有建築工程師,建設的事情都是包給專業的公司,會議討論的主要是需求,必須需要多少間大型實驗室,需要多少的大型設備,核心引入的設備是什麽,等等。
換句話說,建設方案的討論主要就是對需求的整合。
另外,就是分配方案了。
分配方案就是生命科學學院的內部矛盾,生物醫學研究所不可能獨占醫學科學中心,學校也不可能允許,會議就變成了生物醫學研究所和壹堆人的對噴。
學者的會議可不斯文。
雖然有需要的高層領導在,還有兩個院士參加會議,但面對關系到自己工作環境、未來發展等問題上,壹群人都差點兒拍桌子吵翻了天。
最後爭議的點變成了內部的三個大型實驗室的歸屬。
生物醫學研究所要求兩個,但其他人認為生物醫學研究所有壹個就夠了,他們也需要壹個,空置的就以後再討論。
“以後再討論?現在說以後再討論,等到了以後,就不是我們所的了吧?”
閻學林的喊聲很大,“本來就應該有我們兩個,最初的計劃就是這樣,什麽等以後再說,這件事今天就要敲定了,省的以後變得麻煩。”
有人不滿的質疑道,“這不對吧!閻所長,醫學科學中心還沒建呢,總要留壹些空間出來,萬壹以後再有什麽需求呢?”
“反正不是我們的需求!”閻學林直接說道。
“妳們所也屬於生命學院!”
“但是我們該有的利益必須要爭取,醫學中心和妳們有關系嗎?”
“……”
面對其他話題的時候,趙奕還可以穩穩的坐著不參與,大型實驗室的話題就必須要參與了。
他站了起來。
從會議開始到現在,趙奕都沒有說過壹句話,突然間站起來頓時吸引了所有註意力,閻學林都閉上了嘴,準備聽聽趙奕怎麽說,其他人也壹樣。
趙奕說道,“其他的我不管,但是實驗室有壹間是我的。這是當初做贊助決定時,就訂好了的。”
壹錘定音!
趙奕壹句話讓雙方都不說話了,生物醫學研究所是不需要再說什麽,三個大型的實驗室,有壹間直接分配給趙奕,總不能說生物醫學研究所沒有吧?
其他人也不說話了。
如果趙奕只是聽聽會議,不開口說什麽,他們還敢爭取壹下利益,但趙奕開口就沒辦法了。
怎麽爭?
任誰都知道外面企業贊助修建醫學科學中心,最主要就是投資的趙奕,附帶投資生物醫學研究所,和他們真沒什麽關系,他們費勁口舌的爭取了半天,和閻學林、生物醫學研究所鬧僵都沒什麽,和趙奕鬧僵就太尷尬了,趙奕壹個人的重要性,可以能比得上生物醫學研究所,因為外面的醫藥企業,就是沖著他才決定贊助的。
所以,是真惹不起啊!
……
等會議結束以後,趙奕和研究所壹行人壹起返回,閻學林還在郁悶的吐槽著,“這些人也太過份了,還有吳院長,都不知道替咱們所說兩句。”
“唐副校長也是,就樂呵呵的看著,壹句話都不說。”
“外面的贊助都是沖著咱們的研究,結果建個醫學中心,還要分壹部分出去!”
趙奕很淡然的搖頭,他倒是覺得沒什麽大不了。
其實雙方都有問題。
閻學林也實在有點太貪了,想把醫學中心的大型設備、實驗室都攬到研究所,但生物醫學研究只是壹個研究方向,而且不是單獨的研究方向,就算考慮到醫學中心的為未來發展,也肯定要讓其他生物研究方向,比如說很重要的微生物技術加入進來。
生物醫學和微生物技術,可以說是密不可分的關系,但尷尬的地方是,生物醫學需要微生物技術,而微生物技術不壹定需要生物醫學。
所以新建立的醫學科學中心,讓微生物技術方向加入進去,對於自身的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
現在的結果才正常。
會議已經討論決定下來,設備、實驗室、資源等方面,生物醫學研究所大概占了壹半兒,其他都留給學院負責分配,具體怎麽分配就和研究所無關了。
等回到了研究所裏,趙奕和閻學林壹起去了中心實驗室,話題就變成了在做的2CV—炳氫分子的項目。
2CV—炳氫分子抑制艾滋病感染的發現,具有很大的醫學研究潛力。
雖然研究成果已經交給了醫藥企業,但圍繞2CV—炳氫分子的作用,還有很多研究可以做,研究所申請了個保密項目,名字叫做‘菌血癥衰變研究’。
有關菌血癥的研究,就只是表明的名字而已,項目經費也只有四十萬,實際上,研究所申請到的經費是三百萬,做的是圍繞2CV—炳氫分子抗感染的研究。
2CV—炳氫分子,能和艾滋病毒的突刺結合,弱化艾滋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能力,但具體是怎麽樣和突刺的蛋白想結合,具體發生了什麽樣的反應,還沒有真正研究出來。
這壹部分研究對後續的研究非常重要。
艾滋病毒的突刺並不是特殊的,好多病毒都具有類似的突刺結構,2CV—炳氫分子也許能起到普遍的抗感染作用,也可能是和某壹種特殊的蛋白相結合,那麽抗感染就不具有普遍性。
等等。
有關2CV—炳氫分子的作用,可研究的方向很多。
……
趙奕忙了壹天實驗室的工作,到了第二天又變得很清閑,因為收到了《數學物理期刊》確定發表的消息,他的心思又轉到了粒子物理研究上。
超對稱性只是多維空間邊界研究的壹部分,甚至還不足三分之壹,他只是以粒子邊界理論為基礎,論證了超對稱性問題,接下來還要做‘賦予質量’的原理。
這部分很需要靈感。
質量,是怎麽出現的?怎麽被賦予的?只要牽扯到質量,就肯定會牽扯到四種基礎力——
強力、弱力、電磁力、萬有引力。
強力和弱力是粒子物理必然關聯的,即便不考慮電磁力的問題,引力也是很需要深入思考,而壹旦牽扯到幾種基礎力,問題就會變得更加復雜。
趙奕思考了壹陣子都感覺頭腦發暈,他知道粒子邊界理論體系的構建,才只是剛剛開始而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發現沒什麽靈感,他幹脆和愛德華·威騰約定個時間,壹起討論壹下研究進度。
當天晚上九點鐘,兩人接通了視頻電話。
“嗨,趙奕!”
愛德華·威騰的面容顯得有些憔悴,但還是露出了熱情的笑,開口就直接問到了關鍵,“最近怎麽樣,研究有進展嗎?”
趙奕抿了抿嘴說道,“只是想出了壹小部分,但賦予質量的問題上,暫時還是沒有頭緒。”
“那很正常。”
愛德華·威騰露出了笑容,“研究是這樣的,有時候,也許偶然的靈感,會讓研究有重大突破,否則悶在辦公室裏,幾個月都沒有意義。”
他繼續道,“我的研究倒是很順利,這陣子我架構出了M理論的線值分析圖,以拓撲的形式論證出維度的邊界,可能會存在特殊的維點。”
“對,維點。”
“這個詞是我新發明的。那是壹種多維空間特殊的點,可以理解為多維的支撐點,也可以想象成,是和其他維度的交線。”
“想想壹下,三維空間和二維平面,二維的每壹個坐標點,都處在三維空間中,聽起來似乎很多,但相對於三維空間來說,少到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它們只占三維的壹個坐標數值而已。”
“多維空間的維點……”
愛德華·威騰仔細的解釋了起來,他盡量用簡潔的方式去說,是希望趙奕能理解通透,順便展示壹下他的研究進度。
後者也很關鍵。
愛德華·威騰對趙奕非常的敬佩,但同時也有比較的心思,他的年紀比趙奕大很多,但壹直都覺得自己,是世界上,甚至是歷史以來,極為少見的超級天才,可碰到趙奕以後,他發現自己真的很平庸,對方才二十出頭的年紀,數學上的名氣和成就都不比他低了。
趙奕很有耐心的聽著,跟著不斷的點頭。
他差不多都聽明白了,也聯系著想到希格斯機制問題,他需要論證的希格斯機制原理,必須要依靠愛德華·威騰的研究。
兩人的研究是互補的。
區別是愛德華·威騰研究的是M理論、多維空間內部問題,而他研究是外部三維空間的粒子問題。
如果用壹個水果比喻的話,愛德華·威騰是在論證水果內部看不到的部分,並慢慢推進到裏面的邊緣,他則是論證外面的部分,推進到外面的邊緣。
然後兩人的論證想結合,去闡述水果的表皮是什麽樣子的。
相比來說,他的論證更貼近現實,是以知道的規則、原理,來構建整個數學體系,中途也可能發生,構建出的體系和某種知道的原理相悖的情況。
趙奕希望看到那種情況,兩者只能有壹個正確的情況下,他就能知道是自己的理論錯誤,還是知道的原理是錯誤的。
愛德華·威騰連續說了壹大通,差不多都可以理解為‘美妙數學構建出的虛幻想象’,隨後忽然問向趙奕,“妳有什麽進展嗎?我記得妳剛才說完成了壹小部分。”
趙奕點頭道,“前壹陣子,我用我的理論,對超對稱性問題進行了解析,並完成了論證。”
“……妳說什麽?”
趙奕疑惑地說道,“我完成了超對稱性問題的解析?怎麽了?”
“哦!見鬼!”
愛德華·威騰猛地站了起來,他咬牙切齒的大聲質問道,“妳管這叫壹小部分?超對稱性?壹小部分?”
“不是嗎……”
趙奕弱弱的反駁壹句,“只是以我自己的理論進行論證,不是證明。”
“當然不是證明!也不可能證明!”愛德華·威騰激動的來回走著,旋即朝著屏幕大吼壹聲,“物理學界會被這個消息引爆的!對了,妳會在哪裏發表?”
“《數學物理期刊》。”
愛德華·威騰有些迷茫的問道,“——?那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