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系學霸

不吃小南瓜

都市生活

鄭陽第十三中學,高三三班教室。
“砰!”
試卷砸在講臺桌上。
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95章 誰敢說和頭腦沒關系?

規則系學霸 by 不吃小南瓜

2022-7-22 21:22

  大會場內。
  兩百多雙眼睛都認真的盯著臺上,盯著那個嘴角帶笑、神態申請的年輕人。
  好多醫學界的人士,都對於趙奕能完成重大醫學研究成果感到好奇,因為醫學研究不比數學,不是腦子好、思維靈活就可以的,更需要豐富的知識積累、經驗積累,以及很大壹部分運氣成分。
  那麽……
  趙毅為什麽能有這樣的研究發現,換句話說,他們怎麽就研究不出來呢?
  差別究竟在哪裏?
  難道趙奕真的是運氣好?
  孟國成老院士把問題歸在運氣上,但心裏依舊很是疑惑,不談‘天慶蛋白’的成果,2CV—炳氫分子的發現就很不壹般。
  2CV—炳氫分子不是壹個新的物質,但它能弱化艾滋病毒卻是新的發現,可為什麽之前沒有其他人發現,就被趙奕的實驗室發現了呢?
  如果單純歸在運氣上,實在有點兒牽強附會,可把問題歸在‘天賦’上也說不通,天賦在生物醫學研究上,發揮的作用沒有想象中的大。
  孟國成堅信這壹點!
  這大概是孟國成的‘人生信條’,因為他的前半生都可以說是‘失敗’的,並沒有什麽拿得出的成果,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後,也算是厚積薄發,四十多歲開始有了各種成果,直到六十三歲評上了院士。
  孟國成以自己的人生堅信,生物醫學研究靠的是知識和經驗,而不是什麽天賦之類的,年輕的研究員能出大成果,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能力水平上肯定還要差壹些。
  趙奕……
  那就更差了!
  二十出頭的生物醫學研究員?學了兩、三年生物、醫學,知識積累、經驗都根本談不上,能動手設計實驗就不錯了。
  所以孟國成也非常的好奇。
  臺下有類似想法的人很多,他們的研究經歷說明,知識積累和經驗更重要。
  趙奕實在是太年輕了。
  針對這壹場醫學成果報告來說,大家的關註點也是,希望知道趙奕是怎麽發現2CV—炳氫分子效果的,具體是怎麽設計的實驗,怎麽推導出的結論,他們更關心研究的過程,也希望能從中學到壹些東西。
  這就是醫學和數學、物理的不同。
  數學、物理說過程是讓人明白得出結論的原因,而醫學研究說過程,僅僅是為了交流經驗,因為醫學研究來說,結果才是最重要的,因為結果是能夠驗證的,大部分也能用在實際中。
  數學、物理理論研究,過程則更加的重要,縝密的邏輯推導,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結果,思考的過程反倒不重要,因為其他人也學不來。
  比如,著名的牛頓蘋果事件。
  牛頓感覺到蘋果掉落在頭頂,就能去思考為什麽會掉落,進而慢慢完善了力學。
  其他人怎麽學呢?
  這個思考過程對其他人沒有任何意義,也根本是不可能學到的,只能說牛頓就是個天才,普通人不具有天才的頭腦。
  生物醫學研究中,靈感的重要性就很小了,更依靠經驗,比如說怎麽設計實驗,對實驗結果進行合理的推測,再去設計其他實驗。
  另外,研究環境也很重要。
  醫學實驗室有很多大型、高端設備,沒有這些設備就無法做研究。
  所以高端的生物醫學實驗室,往往能吸收更多的人才,沒有科研環境的生物醫學專家,再天才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他設計的實驗都無法進行。
  ……
  在很多人的期待中,趙奕進行了簡單的開場白,隨後就進行了主題環節,也就是講述發現2CV—炳氫分子的實驗過程。
  這個過程包括研究發現、實驗設計、數據分析,也包括後續的推斷,然後就到了下壹步的實驗設計……
  以此循環。
  壹直到發現2CV—炳氫分子弱化艾滋病毒毒力為止。
  趙毅的語調有些輕快,他仿佛就是不用腦在背稿,講述的速度也很快,同時表情也非常的淡然,連壹絲慌亂都沒有。
  這是因為有準備。
  在確定參加醫學科學院的傳染病防治交流會,並發表發現2CV—炳氫分子效果的報告後,實驗室幾個人都在為此做準備,還特別‘征召’了經驗豐富的戴天慶,幫忙對報告內容進行審核、修改。
  趙奕還是第壹次‘背稿子’做報告,好在他也是參與了實驗,記憶力也非常的高,大環節讀上兩遍就差不多,小環節自己發揮就可以,他自己發揮的部分,是其他人無法幫忙準備的,也就是根據實驗來做‘推導’的過程,或者說思考方式。
  他把這壹部分也想好了,就是該怎麽說怎麽說,怎麽做的就怎麽說。
  於是報告的過程中,臺下的人就聽到好多類似的、令人想不通的推測。
  “我們實驗室剛做完艾滋病毒力基因vif的解析項目,順便也做壹下常規的研究,利用每個人的血液,來做艾滋病感染分析……”
  “我們設計了幾個實驗培養皿,分別把血液註入,觀察……最後發現有壹個培養皿出現了……”
  “以此我推測,可能是這個培養皿中,存在某壹種可以對抗艾滋病毒的物質。在這裏我要感謝壹下,我的朋友範雷同學,他為了這個研究貢獻了不少自己的血……”
  “嘩啦啦~~”
  最後排響起了幾聲喧嘩,範雷都直接站了起來,他指著自己正興奮著,仿佛就是在說,“這裏,我就是範雷,看看,偉大不偉大!”
  趙奕繼續說著實驗過程,馬上又到了下壹個分析,“……以此我推測,是和人體內免疫產生的抗體。”
  下壹個。
  “以此我推測,應該是和桿菌類的特異抗體有關,我們做了好幾種桿菌的實驗,來進行分析……”
  下壹個。
  “以此我推測,應該不是直接抗體的作用,也許是某壹種,和抗體壹起產生的物質……”
  下壹個。
  “以此我推……鎖定了2CV—炳氫分子,我們針對它進行抗艾滋病毒的研究,最終發現確實具有弱化毒力的作用。”
  “……”
  生物醫學的研究報告,沒什麽聽懂聽不懂的,就是設計實驗、得到結論、進行分析,等等,專業的生物醫學研究人員,只要知識的積累足夠,不涉及到未知的領域,都是能聽懂報告的。
  臺下都是醫學研究、防治專業人員,甚至是行業中的頂層代表,但他們發現漸漸的聽不懂了,主要聽不懂的地方就在於‘結論推導’。
  他們發現趙奕的推導,並不是完善條件後,正常合理的進行推導,而是每壹次都缺少壹些‘必要條件’,好像是跳過了很多過程,直接就得到了結論。
  這個結論的得出有些出奇,有的最開始都讓人想不到。
  比如說,桿菌抗體相關的部分。
  本來設計的實驗是免疫針對研究哪壹種細菌或病毒,會產生同樣抗艾滋病效果,可只經過了壹步就直接得出結論,是和‘桿菌抗體’有關?
  為什麽是抗體?
  為什麽不是細菌本身分泌的物質?
  為什麽不是其他東西?
  等等。
  這些都是沒有說清楚的,大概也不是沒說清楚,而是趙奕直接就得出了結論。
  那麽……為什麽呢?
  在作報告的中途肯定不能打斷,趙奕還是正常完成了報告,他做了壹個簡單的敘述,“以上就是我們實驗室,針對2CV—炳氫分子,弱化艾滋病毒毒力效果的發現過程……”
  接下來就進入了提問時間。
  本來做完報告以後,肯定會有大片的掌聲,結果臺下的掌聲寥寥,多數人的眼中都帶著疑惑。
  會議主持宣布進入提問時間。
  頓時。
  臺下出現壹大片手。
  會議主持點到了坐在前排的孟國成老院士,孟國成滿是疑惑的開口問道,“趙奕啊,我對妳的實驗分析結論的過程有些疑問,就比如,剛才,妳說的那個特異桿菌抗體的部分,為什麽簡單的幾個抗艾滋病毒對比實驗,就能得出和特異桿菌抗體有關?這個結論是怎麽來的?正常情況下,不應該存在很多可能嗎?”
  趙奕點頭誠實地說道,“是啊,有很多可能。但是我發現,如果每壹條可能都去驗證,會需要很多人,大量的經費和實驗,我們實驗室沒有這些條件。”
  “所以我就選了其中壹個做驗證。”
  “碰碰運氣……沒想到我們的運氣挺好。”他說著自己都笑出來,仿佛是慶幸自己的好運。
  孟國成聽的壹口血差點噴出來,他深吸壹口氣語調變得焦急,“還有呢?最後判斷是2CV—炳氫分子,據我所知,人體針對桿菌的免疫,會產生好幾種物質吧,還有些是無機的廢物,妳怎麽……”
  “我覺得無機物的可能性不大,就選了2CV—炳氫分子。”趙奕很認真地說道,“2CV—炳氫分子是類蛋白結構,我還查閱了很多相關資料,最終做出了判斷。”
  孟國成張著嘴楞了半天,後來幹脆直接坐下了,他感覺真是無話可說的。
  邏輯?
  條件?
  人家就直接說碰運氣,又能怎麽樣呢?壹切都解釋通了。
  接下來好幾個人都站起來提問,問題都非常的類似,都是實驗過程、結果的分析,趙奕的回答都差不多,就是說‘碰運氣’找到了正確的方向,後來提問的多了,幹脆就直接說,“這是感覺!”
  “真的!”
  “感覺是很重要的。”
  “我沒有在座各位豐富的科研經驗、淵博的知識積累,但我很相信自己的感覺。”
  “……”
  臺下眾人都無話可說了。
  他們倒是不覺得趙奕是在說謊,因為成果都已經出來了,趙奕也沒理由說謊,而科研邏輯上來說,他所設計的實驗過程,每壹次都擁有很多可能,都壹壹去做驗證,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就像是趙奕說的,沒有那麽多人手和經費支持。
  有的驗證還需要非常高端的設備,生物醫學研究所也不壹定有。
  所以大致過程應該差不多,就是‘憑借感覺’找準了方向,去設計實驗做研究。
  問題就在這裏。
  感覺,重要嗎?非常非常的重要!
  其他人做研究也會碰到同樣的問題,分析某壹項實驗過程和結果,就可能會有很多的推論,也不可能壹壹去做驗證。
  這時候,經驗就很重要的。
  如果能做出正確的選擇,也許研究就會變得很順利,也很容易會有新的發現,反之,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後續的努力都會是無用功。
  他們認為那是經驗,做的項目多了,經驗自然就有了,做出正確選擇的概率就大。
  同樣的事情放在趙奕身上,就不是經驗,而是成為感覺?
  趙奕憑借著‘感覺’,壹路開掛式的做研究,順順利利短時間內,就發現了2CV—炳氫分子弱化艾滋病毒毒力的作用?
  這……
  真是完全看不懂了!
  ……
  等成果報告結束以後,好多人都爭相討論起來,“趙奕說是感覺,不應該是經驗嗎?”
  “他是天才!”有人回答。
  “什麽意思?和天才也有關系?”
  “當然了!我們做研究憑經驗,他是憑感覺,不就是天才嗎?”
  “天才不需要經驗,也能做出正確決定。妳還別說,今天我算是見識到了,醫學研究也需要天賦啊!看看趙奕,年紀輕輕,二十出頭,做了兩、三年研究,都已經攻破了艾滋病……誰敢說和天賦沒關系?誰敢說和頭腦沒關系?”
  “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
  “我們……”
  “就是普通人啊!”
  好多人討論著也只能苦笑了。
  哪怕是不想接受,但事情已經發生了,趙奕幾乎沒什麽經驗,可就憑感覺壹路做出大成果,真是想羨慕都羨慕不來。
  與此同時。
  孟國成呆呆的坐著,陷入了人生的思考,他壹直認為醫學研究,最重要的是經驗和知識,再加上科研環境的影響,做個項目壹步步的設計實驗,壹步步的推導,才能夠最終獲得成果。
  現在……
  他感覺人生經驗被顛覆了!
  就像是剛才旁邊人說的,“誰敢說和頭腦沒關系?趙奕就是天才!”
  “是啊!”
  “趙奕就是天才!”
  “所以……我就是個蠢材,前半生壹點成果都沒有,只是研究做的多、做的久,知道的東西多,才取得了壹點點成果……”
  “唉~”
  孟國成長嘆壹口氣,忽然感覺壹切索然無味,還有什麽意思呢?
  未來是屬於趙奕這種天才的,而像是他這種沒什麽天賦,完全憑借經驗做事的老人,或許可以退出科研行業,安心養老或者從事教育工作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