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系學霸

不吃小南瓜

都市生活

鄭陽第十三中學,高三三班教室。
“砰!”
試卷砸在講臺桌上。
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26章 這裏沒人管的了他!

規則系學霸 by 不吃小南瓜

2022-7-22 21:22

  月球基地。
  李仁喆躺在睡袋裏,手裏拿著壹個記錄本,對著上面的數字認真看著,他的表情極度認真,旁人看到肯定會認為,他是在思考什麽研發的問題。
  實際上,他只是在看時間而已。
  他是以最原始的方式記錄時間,壹口算的方式計算,還需要多久才能回去。
  他當然可以直接看時間,但以最原始的方式去計算,會讓他感覺距離離開更接近。
  這是壹種心理作用。
  在認真的看了有五分鐘以後,李仁喆默默的抽啼了壹下,眼角不由的掛上了淚珠,都說男人有淚不輕彈,真的是因為沒有到傷心的地步,壹個人擠在睡袋裏的時候,內心也會變得非常的脆弱。
  他太想回去了。
  他想念自己的兩個孩子,想念家裏溫馨的感覺,甚至也很想念黃文倩。
  但是他最希望的事情只有壹個,就是腳踏實地的待在地面上,而不是待在跳起來就仿佛能飛的月球。
  在這裏,他仿佛就成了超人壹樣,但時間長了早就乏味了。
  “還有六天,只剩下六天了。”
  “終於能回去了!”
  “馬德,我當時是怎麽想的?竟然會來這個鬼地方工作!趙奕,都怪趙奕!”
  “如果他不給我機會,我就不會來。但是他給了我機會,我沒有選擇啊?哪怕我根本不想來,也必須要來!”
  “哎!”
  李仁喆唉聲嘆氣外加不斷咒罵了好壹陣,也知道自己只是發泄情緒,其他人想得到這個機會很難,也就是趙奕還想著兄弟。
  等回到了地球以後,他的事業就會有翻天覆地的大躍進。
  所以他開始思考其他問題了。
  比如,等回到地球以後,他會不會成為名人呢?也許就著機會可以成為明星?頂著壹個太空微生物學家的名字,也許還會被邀請參加壹些電視節目?
  那些女明星們肯定會對月球工作感興趣吧?
  然後,咳咳。
  帶著對未來生活的暢想,李仁喆不知不覺的睡了過去。
  經過幾個月時間的工作,他的研究已經進入穩定期,變異紅螺菌可以不斷的穩定繁殖,並且已經放入生活區壹部分,並給生活區提供壹定比例的氧氣供給。
  雖然有壹部分紅螺菌已經放入生活區內使用,但他離開以後,培養工作還是要繼續的,接手工作的是壹名植物學家,培養植物同時照料著這些細菌。
  植物學家做微生物研究工作是不太可實際的,最多只能做到繼續照料而已。
  所以跨度不超過半年的時間裏,還是必須要有微生物學家到月球工作。
  ……
  兩天後,趙奕實驗室正式發表了免疫檢測機制研究成果,‘蛋白序列檢測’的分析研究,頓時引起了國際矚目。
  這項成果是非常重要的。
  在之前還沒有比這更詳細的免疫檢測機制的研究成果。
  科學院醫學研究所都關註到了,還有其他壹些很有名氣的機構,包括國際醫學機構,都非常關註這項免疫方面研究的成果。
  僅僅過了三天時間,就有好多團隊派出代表過來,聽取研究相關的報告會。
  張薇代表這壹實驗室上臺做演講,她清晰的闡述了蛋白序列的檢測過程,“我們的研究發現人體細胞膜表層有七種蛋白質和免疫檢測直接相關。”
  “這七種蛋白質外層的分子,也就是‘觸角’構造,會決定壹個人的血型,我們稱呼它們為‘檢測蛋白’。”
  “同壹血型的人,檢測蛋白的排序不同,有壹個蛋白質會在細胞膜表層,其他的檢測蛋白會依照特性序列,分布在外層。”
  “檢測蛋白排序是隨機的,所以就有5040種序列可能。換句話說,理論上,我們可以找到擁有同壹免疫特性的人。”
  張薇站在臺上侃侃而談,詳細的說起了免疫檢測的成果內容。
  在做完基本的介紹以後,當即就有人提出了疑問,“妳們找到同壹免疫特性的人了嗎?如果沒有找到的話,怎麽證明妳們的研究是正確的?”
  張薇道,“直白來說,現在沒有辦法證明。”這句話有些讓人失望,她馬上繼續道,“但是,趙院士認為,因為證明工作可能是非常龐大的,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我們可以先把研究成果公開出來。”
  “醫學研究是全世界的工作,而不單獨屬於生物醫學研究所。”
  這句回答聽起來是解釋,實際上,表達的非常的強硬,也可以這樣去理解,“我們確實到現在沒有證明,妳相信就相信,不相信就不相信,無所謂。”
  對方頓時無話可說。
  這還怎麽說?
  不相信?
  這可是趙院士認可的研究成果,哪怕暫時沒有找到同壹免疫特性的人,誰又能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直接對結果說不呢?
  趙奕的影響力是壹方面。
  實際上,很多醫學機制研究成果,都是不能夠直接證明出來的,最多只能公開實驗數據,讓大家壹起去討論和分析,但只要和被正式的基礎研究不沖突,就可以被認為是正確的。
  醫學,不是數學。
  數學才需要詳細的證明,能夠把壹個簡單的問題,深究再深究反復討論。
  哪怕再多的結論支持是正確的,只要沒有絕對符合邏輯的證明,都會被歸在假設、猜想的行列中。
  醫學就不壹樣了。
  雖然醫學機制研究也需要嚴謹性,但因為醫學研究的目的,是應用在實踐上,只要結果符合實踐效果就可以了。
  比如,依靠機制研究的內容為基礎,制造出某些藥物或治療手段,直接是有效的,就可以認為機制是正確的。
  另外,不和已經確定的結果沖突也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趙奕研究所的成果,說是有七種和免疫檢測直接相關的蛋白質,七種蛋白質都是已經被發現的,也和基因研究不沖突,另外,他們對於免疫檢測過程的機制解析,也是符合邏輯、可以說的通的,就可以被認為是‘暫時正確’,就可以以此去做後續研究。
  好多機構的代表聽取了報告會以後,心裏也跟著熱火起來,他們很清楚成果代表了什麽,絕對是壹個諾貝爾級別的研究,而這個諾貝爾級別的研究還沒有被證實。
  如果他們能率先找到具有同壹免疫特性的人,也肯定是個非常大的成果。
  這就是實驗物理學家和理論物理學家的關系。
  理論物理學家發表了壹種理論以後,實驗物理學能夠把理論證實,也絕對是相當了不起的成果,甚至可以以此拿到諾貝爾獎。
  他們頓時思考著回去以後,就想辦法試試能不能找到更多的樣本,來做壹系列的實驗尋找同壹免疫特性的人。
  有些人對於結果有所懷疑,但絕對是少數中的少數。
  壹則是,免疫檢測機制成果,符合人體機制的邏輯,對免疫檢測解釋的更加精細,和其他研究也並不沖突。
  比如,基因學。
  醫學領域已經找到了控制免疫特性的基因,也對於基因的功能有所了解,正因為如此,才會有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的匹配,是基因學研究的壹種表現,匹配可不止匹配的血型,還需要通過HLA類基因配型。
  以免疫檢測機制的成果來說,就是需要檢測蛋白序列更接近壹些。
  比如,1234567和1234675。
  這樣兩個序列就有很多重復的地方,差別就會變得非常小,自然就能夠大大降低免疫反應。
  如果是1234567和2465173,顯然兩個序列沒有任何相似的地方,免疫反應就會變得非常的強烈。
  第二就是趙奕了。
  趙奕的名氣實在太大了,哪怕是放在醫學研究領域,妳是世界最頂尖的,甚至連‘之壹’都沒有。
  他的研究成果貢獻早已遠遠超過了諾貝爾級,研究也惠及了全世界很多很多的人,比如,艾滋病領域和癌癥治療領域,影響力都非常的大。
  研究成果報告會結束以後,有記者采訪到了趙奕,想聽聽他對於研究的看法。
  趙奕說道,“我就說壹些基礎吧。我們是做的醫學機制研究,也就是對於人體內部反應的各種解析。”
  “機制研究,是醫學發展的基礎,對於藥物制造以及臨床治療手段的研究,都會提供最基本的參考作用。”
  “這是壹點。”
  “另外,配合基因研究,未來可以研究出新的治療手段——”
  趙奕連續說了很多,都是醫學研究認知的基礎,但對於普通人來說,才會方便去進行理解,大多人都不知道什麽是機制研究,他們會對於機制研究的成果感到迷茫,就會覺得‘這有什麽用’、‘還不如直接制造藥物’、‘解析再清楚也沒有意義’,等等。
  事實上,把醫學研究分為技術和理論,機制研究就是理論,而藥物制造等方面,則是技術性質的。
  正因為如此,生物學研究的研究員,參加的是科學院的院士增選,而以制造出治療疾病的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獎的醫學研究員,才會是工程院的院士。
  理論和技術,是不同的領域。
  實際上,趙奕在免疫檢測成果應用在臨床上,已經有了壹些想法,他認為最好的手段就是研究出壹種特殊納米級的分子材料,來避開人體的免疫檢測。
  如果能研究出類似納米級的分子材料,就可以把人工制造的器官移植到人體內,並且大大降低人體內的免疫排斥反應。
  比如,機械器官。
  現在有很多手段能夠制造出機械器官,器官的效果還非常的不錯,但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技術性的,而是人體的免疫反應排斥。
  顯然。
  只要解決了人體的免疫排斥問題,就可以讓機械器官發揮作用,相關的技術肯定會得到跨越式的巨大發展。
  不過想要研究出相關的納米材料,難度是非常非常高的,醫學研究還是任重道遠,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
  第二天有個重大消息,運輸船再壹次返回了地球。
  這壹次運輸船的回歸很平靜,因為已經有了好多次了,就能相關的報道都少了,幾十個月球工作者的回歸,似乎沒有引起任何的波瀾。
  當然媒體關註還是少不了的。
  有媒體就用大篇幅介紹了回歸的月球工作者們,李仁喆直接上榜排名還非常的靠前,因為直播視察的過程中,給了李仁喆非常多的鏡頭,他也變得有了壹些名氣,再次被介紹就詳細了很多,所有的詞匯都有些誇張了。
  “最年輕的微生物學家!全世界第壹個太空微生物學家!”
  “微生物變異研究的前沿人物,獨自培養出出供氧的變異紅螺菌,或會成為未來人類改變其他星球氣候的戰略級武器!”
  “燕華大學生命學院頂級生物學天才——”
  等等。
  趙奕看著報道都有點兒想笑的沖動,他也確實是直接笑了出來。
  其他倒是還好壹些,什麽第壹個太空微生物學家,表述最少是真實的。
  燕華大學生命學院頂級生物學天才?
  這是什麽跟什麽呀!
  大學裏認識李仁喆的人可有不少,他在上學時候的成績可不怎麽樣,只能說排名班裏中遊水平,只是勉強考上了研究生而已。
  現在就變成天才了?
  趙奕看的搖頭不止,他還是給李仁喆打了個電話,恭喜對方能夠活著回來,順便表示自己非常忙碌,沒有辦法去‘接船’。
  李仁喆當即表示了理解,並給他噴了時間長達壹分鐘的口水,表示自己再也不會去月球,誘惑再大也不可能再去。
  “再去,我就是狗!”李仁喆賭咒發誓、惡狠狠地說道。
  然後趙奕就繼續‘忙’了。
  他操作著最新生產的飛行汽車,在空中打了兩個來回,連續飛了有二十分鐘才下來,就直接吐出壹個字,“爽!”
  地面上好多人都在看著,車停下以後,立刻目光灼灼的圍了上來,“趙院士,帶我上去飛壹圈唄?”
  “我也想去,排隊啊!”
  “飛行汽車在測試的時候,我就已經提前說了,趙奕,壹定讓我先上呀!”好幾個人急哄哄地說道,其中包括愛德華·威騰、邱成文等人,也包括壹些國外的科學家。
  這裏是Z波實驗基地。
  趙奕拿到了飛行汽車以後,因為周邊的區域都被管制禁飛,可以飛行的區域距離比較遠,他幹脆就來了Z波基地。
  反正,這裏沒人管。
  咳咳。
  或者說,這裏沒人管的了他。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