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系學霸

不吃小南瓜

都市生活

鄭陽第十三中學,高三三班教室。
“砰!”
試卷砸在講臺桌上。
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47章 檢驗?老子就是專業的啊!

規則系學霸 by 不吃小南瓜

2022-7-22 21:22

  陳明說以群論的方式來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還真是讓趙奕非常感興趣。
  群論,是壹種數學方法。
  從名字就能知道是對於群體的研究,它的重要地位主要體現在抽象代數中,在抽象代數中,許多代數結構,包括環、域和模等可以看作是在群的基礎上添加新的運算和公理而形成的。
  在抽象代數的其他分支領域,群論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另外,在物理和化學方面的研究中,因為許多不同的物理結構,如晶體結構和氫原子結構,可以用群論方法來進行建模,於是群論和相關的群表示論,在物理學和化學的研究中有大量的應用。
  但是用群論研究去做數論研究,而且還具體到素數,聽起來就非常的新穎了。
  素數本身就可以看作是壹個群。
  如果能用群論來研究出素數的概念、性質,幾乎等於說是破解了素數的奧秘。
  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陳明沒有能繼續研究下去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最重要的是方法、角度,他是以什麽樣的方法,去把群論和素數研究聯系在壹起的?
  趙奕仔細看了陳明的研究內容。
  陳明也不吝嗇給趙奕講解自己的進展,他是從黎曼猜想中得到的靈感。
  黎曼猜想擁有壹定量的素數解,這些素數肯定是不連續的,就可以把他們算作是壹個群體。
  這等於是把素數分割開來。
  陳明希望能夠把所有的素數都歸在壹個個的小群中,比如設計出十個函數,函數的解包含所有的素數,也就等於把素數歸在十個集合,分別去進行研究。
  當然了。
  陳明不可能去考慮,建立十個函數,那樣聽起來是很簡單,但實際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他的研究要更加復雜壹些,給素數劃分的方法也非常的出奇,比如,他找出了三組有特定的素數,並以此和哥德巴赫猜想相聯系,能夠證明出三組特定素數中,兩兩結合可以涵蓋所有十位數以下的偶數。
  這個研究結果並沒有什麽意義,因為十位數以下的偶數,都可以用計算機找出他們所對應能分解出來的素數組合,計算機還能找出好多組,而不僅僅是壹組。
  但毫無疑問的是,陳明的研究思路是非常新奇的。
  趙奕都不由得感到驚奇,他完全沒有過這種思路。
  真是……很出奇啊!
  不過陳明的思路和他之前思考的壹種證明方法是同壹條路,也就是證明素數(包括本身)之間的結合能涵蓋所有偶數。
  只要能證明素數之間的結合能涵蓋所有偶數,自然就廣義上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如果拿100以內的數字去舉例,就非常好理解了。
  比如,偶數22。
  11+11=22;3+19=22;5+17=22。
  三組素數相加在壹起都是22,而類似的偶數實在太多太多,在可計算的領域裏,絕大部分偶數都可以分解出不止壹組素數的結合。
  所以說,廣義的角度上來講,哥德巴赫猜想的內容,也許只是對於‘素數兩兩結合覆蓋偶數’的壹種性質表現。
  只要能證明廣義上的全體覆蓋,哥德巴赫猜想自然是不攻而破。
  趙奕仔細思考著,很幹脆的使用了《相關率》,想知道手中的研究內容與哥德巴赫猜想之間的關系。
  【使用失敗!】
  “失敗?”
  趙奕還是第壹次以類似的方法來得到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條件,他有失敗的心理準備,但他預想的失敗是精力不足,而不是能力不能使用,“為什麽呢?”
  他思考上拿出了包裏的壹份研究內容,是對於n到2n之間,必有素數的證明。
  【《相關率》!】
  【使用失敗!】
  “還是失敗?”
  趙奕緊緊的皺起了眉頭,他想不通為什麽直接失敗,為什麽不能夠使用。
  在普通的高數微分題上,是可以使用《相關率》的,精力不足、與題目無關反饋不到內容,都是可以理解的失敗原因,而直接使用失敗也就表示能力並不能用在對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題目上。
  接下來趙奕就壹直在思考著,和人說話的時候都有些沒精神。
  下午的時候全體人員集合以後,就壹起乘車去了首都機場。
  趙奕全程跟著科學院的隊伍,壹直走在陳明的旁邊,團隊裏他也只認識陳明,其他人有的倒是見過,但並不熟悉。
  等上了飛機以後,趙奕坐在位置上還在想著。
  陳明關心的問道,“看妳壹直精神恍惚,還在想哥德巴赫猜想的問題嗎?還是說對我的研究有什麽疑問?”
  他希望是後者。
  不管是誰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做研究,都是希望研究有作用的。
  如果自己年輕能幫到趙奕真是再好不過,就證明沒有白白的花費時間和精力。
  趙奕點頭道,“我是在想妳的方法、妳的研究,是否能繼續拓展,用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上。”
  “短時間也想不出來。”
  陳明搖搖頭笑道,“哥德巴赫猜想是大難題,也許不止有壹種證明方法,妳應該順著自己的想法去思考,可千萬不要被我的研究帶偏了。”
  陳明的壹句話,讓趙奕有種恍然的感覺。
  對啊!
  哥德巴赫猜想是壹個世界難題。
  這種級別的難題,想要解出來是非常困難的,就算是解出來,其過程也會非常復雜。
  重要的是哥德巴赫猜想是壹道數學題目,數學題目不像是生物學研究,比如說風濕性關節炎,去機制病理是固定不變的。
  假如哥德巴赫猜想是成立的,那麽可以肯定的是,不只有壹種方法能證明其成立,甚至說可以有無數種方法。
  題目越簡單、解答過程就越單壹;反之,題目越復雜、難度越高,解題方法也就會越多。
  群論,也許能證明出來。
  篩法,也可以。
  其他方法自然也是可能證明出來的。
  《相關率》不能起到作用也是有道理的,沒有確定的證明思路,如何去判定有沒有關系?
  “所以說,也許能用幾種方法證明出哥德巴赫猜想?”
  趙奕思考著默默搖頭,別說是幾種方法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哪怕只是用壹種方法證明,就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尋找壹種固定的道路,去尋求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才能依靠《相關率》得到線索。
  “頭疼。”
  趙奕用力按了按額頭,旁邊兒的陳明已經睡眼朦朧,不斷做點頭動作似乎很有意思。
  前排的人也差不多。
  倒是後排有兩個中年人,不斷討論的物理話題。
  當趙奕轉頭看過去的時候,後排有些顯老的那個,朝著他揮了壹下手,說道,“趙奕呀,妳對物理有研究嗎?”
  趙奕猶豫了壹下,還是問道。“妳……是……?”在水木大學以及上飛機前,就有人依次給做介紹,但參觀團有二十多個人,他也沒有太刻意去記名字。
  眼前的這位只能說眼熟,但具體名字就記不住了。
  後排的人似乎不在意,他主動把手伸過來,“阮文燁。”
  趙奕恍然,“阮院士!”
  阮文燁是國家原子能研究院的院士,是‘觀光團’中比較重量級的人物。
  如果國內要建設粒子對撞機,國家原子能研究院肯定是技術參與單位,出身原子能研究院的,就是‘觀光團’的主導人物。
  兩人握手。
  阮文燁面帶微笑的看著趙奕,表現出了壹種主動的親和,他對趙奕還是很感興趣的。
  數學、物理不分家。
  所有的物理學家,數學都不會差,正因為如此,阮文燁知道數學研究到趙奕這種程度,是國家多麽寶貴的人才。
  現在是去看歐洲大型對撞機的測試實驗,團隊裏大部分都是研究物理的學者,可不得不去找幾個專業的數學家,原因就在於物理上的好多數據,都需要數學來支持,好多工作的計算會非常復雜,而他們對於數學的計算沒有足夠的把握。
  阮文燁更在意的是趙奕的年紀。
  趙奕已經是世界頂級的數學家,而他的年紀只剛進入專業領域的學習階段。
  如果他去研究物理,也肯定會有壹番成就。
  所以阮文燁很和善的讓趙奕參與他們兩人的話題,他們正在談的是量子物理中,什麽樣的粒子有質量,什麽樣的粒子‘可能有質量’,話題不知道什麽時,就轉到了理論物理中的弦理論。
  趙奕旁聽了幾句就被拉進了話題中。
  阮文燁問道,“妳對弦理論怎麽看?”
  趙奕聽著各種量子、暗物質之類的名詞,就只能在旁邊當個學生,他沒有針對性去研究過,想要聽懂其中的內容,肯定要惡補壹番量子物理。
  他暫時還沒有興趣。
  聽到阮文燁的文化,趙奕想了壹下,說道,“我不太了解,所以我不相信。”
  旁邊的中年人疑惑問道,“不相信是因為不了解嗎?”
  這可不是壹個科研人員的態度。
  “不相信是因為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弦理論是正確的,另外,短時間也無法證明其正確性。”趙奕很認真的解釋道。
  這就是他對理論物理不感興趣的原因之壹。
  好多的理論物理研究的內容,可以說超過科學界發展幾百年,像是弦理論這種東西,都只是存在於理論物理學家的想象中,他們只是因為探索世界的組成,根據那些很完美的公式,就想象出各種各樣的理論,但是想要證明幾十年時間都不夠。
  後排的兩人對視壹眼,完全沒有想到這個答案。
  阮文燁感興趣的問道,“那妳相信希格斯玻色子嗎?”
  “相信啊。”
  趙奕不知道希格斯玻色子是什麽,但他印象裏肯定聽過這個東西,好像是和誇克什麽的有關,“為什麽不相信,希格斯玻色子和弦理論不壹樣,是存在的東西。”
  這就好像是問‘相信原子嗎’壹樣?
  當然相信。
  阮文燁怪異的看了趙奕壹眼,“希格斯玻色子是存在的東西,妳這麽確定?”
  “對……啊?”
  趙奕註意到阮文燁的表情,不知道自己哪裏說錯了,口氣變得不是那麽堅定。
  阮文燁的理解是,對方在自己的質疑下,變得有些不堅定,畢竟自己是量子物理的專家,對方則是壹個數學研究者。
  他再疑惑的看了眼趙奕,思考著點頭道,“希望妳能壹直這麽堅定,科研工作者就是要事物有堅定的看法,也許妳這次會有很大收獲。”
  “哦……”
  趙奕不明白阮文燁的反應。
  過了大概壹個多小時,旁邊的陳明從朦朧中醒來,趙奕忍不住小聲問道,“希格斯玻色子是什麽嗎?”
  “希格斯玻色子?那不就是上帝粒子?我們要去看的測試實驗,有壹項就是驗證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陳明解釋道。
  趙奕楞了好半天,“所以說現在還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希格斯玻色子是存在的?”
  “對!”
  “好吧!”
  趙奕有些郁悶的搖搖頭,怪不得後排的院士先生,說什麽對事物有堅定的看法。
  希格斯玻色子還沒有確切被驗證存在,他就非常肯定這種東西存在,當然是對事物很堅定了。
  ……
  壹路上。
  趙奕也開始和陳明討論量子物理問題,基本上都是陳明在普及量子的常識。
  趙奕是數學家身份加入到參觀團的,但不管怎麽說是去看粒子撞擊實驗,到時候連基本粒子都不太懂,實在是有些太丟人了。
  雖然臨時的惡補不可能接觸到太高深的知識,但最少知道壹些光子,誇克等東西,到裏面少說話、多去看,也不會出什麽問題。
  等飛機降落在瑞士日內瓦,趙奕得到了壹個好消息。
  【完成數字壓縮技術算法部分!】
  【科研幣+3。】
  【學術聲望提升!】
  【科研幣+3。】
  【學術聲望提升,學習幣+300。】
  【完成對數字壓縮技術數學理論的修正!】
  【科研幣+6。】
  【學術聲望提升!】
  【科研幣+6。】
  【學術聲望提升,學習幣+600。】
  【數字壓縮技術算法任務完成!】
  【學習幣+1000。】
  【科研幣+10。】
  大概因為陶哲軒申請好了專利,並對外發布了相關消息,數字壓縮技術的結算終於來了。
  壹口氣收獲了18個科研幣還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收獲1900個學習幣,讓他終於擺脫了學習幣‘貧窮’的困境。
  “終於又能隨便用了!”
  使用學習幣不會虧的,大量精力消耗的同時,也會讓手頭上的研究加快速度,只要完成了研究就又能收獲學習幣。
  前提是有足夠的學習必用。
  之前消耗18000個學習幣,獲得了第四個能力後,學習幣壹直處在匱乏的情況,日常刷幣根本就不夠使用。
  現在好了!
  有了足夠多的學習幣,就不擔心大量消耗精力,能力就可以無限制使用。
  趙奕感覺渾身輕松了,臉上的笑容都明顯增多。
  日內瓦並不是目的地。
  在下了飛機以後,壹群人分別乘車開了三個多小時,才到了壹個小鎮的酒店。
  趙奕拖著行李和陳明壹起進去,因為和陳明的關系很不錯,並且同樣以數學家的身份加入‘參觀團’,他和陳明被分配到壹個房間裏。
  現在是去看粒子對撞實驗,來參加的大部分都是物理學家,趙奕在其中就不是那麽顯眼了,有些人認出了他,也只是打個招呼,過來握了壹下手,認識壹下。
  僅此而已了。
  趙奕倒是很享受不被在意的感覺,他仿佛就是來旅遊的,還到小鎮的附近轉了轉,感受壹下瑞士的小鎮風光。
  這並不是壹個普通的小鎮。
  歷史以來,這裏就是物理研究的聖地,有好多頂級的物理學家,全都在這附近工作,可以說這裏就占據了世界理論物理的半壁江山。
  還有好多的計算機工程師也在附近工作,他們就是為了維護物理聖地的數據。
  現在世界最大型的粒子對撞機就在附近建造,就吸引了來自全世界更多物理學家聚集。
  趙奕壹口氣把小鎮周邊轉了個遍,還在個標誌著‘互聯網誕生地’的博物館,找人給自己拍了個照,再回到酒店就開始忙起來了。
  “開會!”
  參觀團的會議很直接,阮文燁直接分配起歸工作,“CERN的會議表決,要對上壹次測試實驗數據進行重新分析。”
  “我們和加州理工的團隊,負責對D分區數據的檢驗,對方的建議是獨立撰寫報告,最後再核對檢驗正確性。”
  “也就是要競爭?”有人疑惑問道。
  “對。”
  阮文燁嚴肅道,“加州理工的那群人,就是想在檢驗數據上給我們好看,妳們都明白是什麽意思,所以多余的話不說,每個人都給我打起精神,認真完成分配到的工作。”
  這才是找數學家加入到團隊的重要原因。
  國內的‘參觀團’可不止是參觀,他們中有的人來自的單位,是參與到對撞機的建設中的,還提供了很多的支持資金。
  來到現場是要參與到實驗,也肯定會被分配到壹些工作,數據計算、檢驗的工作,數學家就可能會幫上不小的忙。
  等所有的工作分配完畢以後,趙奕發現自己沒有任何工作,他有些疑惑的問道,“我呢?”
  阮文燁塞過來壹堆資料,“妳首要是弄懂這些東西,才能參與到工作中,我們很需要非常善於計算的數學家。”
  旁邊的陳明幽怨的道,“希望妳能快壹點,不然我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我知道了。”
  趙奕有些明白了。
  現在他就只是壹個純粹的菜鳥,連資料上寫的什麽都搞不懂,肯定是不能參與到工作中的。
  但是……也不壹定?
  數學計算?
  只要不介意消耗幾百上千個學習幣,還有誰比他的因果思維大腦,更擅長數據檢驗嗎?
  有《監察律》在手……檢驗?
  “老子就是專業的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