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系學霸

不吃小南瓜

都市生活

鄭陽第十三中學,高三三班教室。
“砰!”
試卷砸在講臺桌上。
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74章 專業的問題要找專業的人!

規則系學霸 by 不吃小南瓜

2022-7-22 21:22

  從外表看起來,觀光船就是壹座UFO。
  好多第壹次看到觀光船的人,都發自內心的驚嘆起來,他們感到非常的驚訝,就不要聯想到‘外星人’。
  “也許,現在的最新科技,本來就是外星人的技術?”
  “或者說宇宙的科技是通用的,所以制造出來的飛船和UFO非常相似。”
  “難道趙院士得到了外星科技?”
  “有可能啊!”
  “這也許是個巧合而已,或者是故意為之的巧合。”有奕星技術部的員工解釋道,“趙院士設計飛船參考的就是UFO模型。”
  “原來是這樣!”
  “我就說怎麽會這麽像呢!想想,反重力技術,確實是需要圓形的構造,建出來的船和UFO相似也很正常。”
  “對呀,對呀。”
  趙奕聽到了類似的言論,他只是淡然的壹笑,並不會在相關問題上發表看法。
  實際上,就像是奕星員工的解釋,他確實是參照UFO外形,設計出來的觀光船。
  具體UFO是否存在,他更傾向於不存在,主要是因為,他沒有見到過真正的UFO。
  和其他人壹樣,他也會關註外星人的新聞,看到很多拍攝到的照片,甚至還有UFO的視頻。
  但是,利用《因果律》直接就能得出,看到的‘並不是外星人飛船’的結論。
  如果真的存在外星人,存在所謂的UFO,反重力飛船、推進器等,和UFO相似,也是很正常的。
  這主要是因為宇宙中,圓形是最常見的結構。
  不管是星球也好、各種波動也好,大多都是圓形構造。
  所以建造出來的飛船,圓形構造才是最正常的。
  很快。
  趙奕就見到了高層領導。
  高層領導專門負責最新科技相關的發展,奕星是正常運營的企業,同時也是國內所有的企業,相關的技術發展,也代表了國內技術發展,領導肯定是要關心的。
  另外,奕星的小型太空飛船制造,是直接關聯宇宙飛船項目的。
  所以高層領導也來觀看測試,他見到觀光船以後,和其他人發出同樣的感慨,旋即就問起了觀光船的測試計劃以及進度。
  趙奕認真說道,“這是第壹艘觀光船,在真正運營、交付或者售賣之前,需要進行六次測試。”
  “我們最初的計劃是七次,但後來發現七次沒有什麽意義。”
  “這是第二次測試,會有兩名宇航員操作飛船,各個乘客艙會載壹個小動物、實驗器具之類,以便讓飛船達到壹定的重量標準。”
  “第三次測試還只會有兩名宇航員,但等到了第四次測試上乘客的。但並不是正式運營,而是我們公司的壹些技術員工會上去。”
  “其中包括專門給飛船做舒適度測試的評估員,還有幾個技術工程師,他們會對於內部情況進行檢測、評估。”
  “等到了最後壹次測試,也就是第六次測試的時候,會真正有乘客上去,到時候,我也會去體驗。”
  趙奕有些期待地說道,“不管是反重力推進器也好,空間站也好,還是什麽其他上太空的船,我可是壹次都沒有上去過,不過這次我決定去試試,而且我和曉晴說好了,壹起去。”
  高層領導聽著有些擔憂,問道,“會有危險嗎?這會不會太冒險了?”相比壹所觀光船的測試來說,趙奕的重要性要高出千倍、萬倍。
  如果太空上發生什麽危險,生命就會直接受到嚴重威脅,甚至說都不可能存活下來。
  趙奕搖頭道,“我相信航天局和軍方的力量。”
  這句話指的是,不會受到人為制造的危險。
  現在國內在太空、空間領域擁有絕對的主導權,監測範圍覆蓋四百公裏以下所有區域。
  當有超過壹米的物體,升到五百米高空的時候,就會受到全方位的檢測,衛星和地面基站會直接鎖定,監測系統自動分析是否有危險。
  如果不確定或者存在危險,監測系統就會提示人工審核。
  有幾百、過千的人員,都隨時盯著檢測系統,有危險就會直接使用武器摧毀,他們還有權快速調用太空上的Z波衛星裝置。
  這種空間檢測力量,是最重要的安全保障。
  趙奕繼續道,“飛船本身來說,經過了五次測試,也不會有什麽危險,而且我們已經研制出了最新的大型宇航服,以及臨時的應急倉,能夠抵抗爆炸、輻射等,裏面的氧氣、食物儲備,也足夠讓壹個人,在太空中存活壹個星期儀式上。”
  “如果真的發生了意外,我想,壹個星期,足夠救援了吧?”
  高層領導聽著點了點頭。
  以前沒有反重力飛船的時候,宇航員漂泊在太空,根本是不可能救援的,甚至連鎖定位置都做不到,相對於太空來說,宇航員實在是太小了。
  現在不壹樣了。
  因為有了太空檢測體系,只要能和宇航服發出的信號鏈接,就可以鎖定宇航員的位置,然後派出反重力飛船慢慢的接近、救援。
  高層領導仔細想了想,壹時間不由得很心動,上次他就說過希望有生之年,也能夠上太空體驗壹下。
  現在趙奕都準備去了,他也非常的心動想試試看。
  相比趙奕的重要性來說,他的安全似乎也不算什麽了!
  高層領導頓時有些期待地說道,“等第六次測試的時候,壹定要提前告訴我,我安排壹下手頭的事務,可能也會去試試。”
  “您?”
  “怎麽了?”
  “——好吧!”趙奕仔細想想,確實也沒什麽危險,他都有膽子上太空看看,高層領導上去也沒什麽。
  ……
  觀光船的第二次測試,邀請了很多企業的代表。
  在測試前兩天的時間,就有很多人來到了航天局的發射基地。
  其中有些是奕星的合作企業代表,有些事各個機構的研究員,還有壹些是來自國外的企業、機構代表,後者甚至比前兩者的人數還要多。
  這主要是因為國外有些企業和機構,不單單是派出了代表,甚至是派來了壹個團隊。
  他們被接待進入‘任務展廳’。
  任務展廳裏有專門的工作人員,為他們講解觀光船第二次測試,以及觀光船的壹些參數性能。
  “我們的觀光船的直徑在三十七左右,是壹個真正的大家夥。”
  “大家能看到,玻璃窗是有兩層的,內部載人的部分確實有兩層,船上總計有壹百五十個房間,274個床位,理論上最高容納300名乘客。”
  “觀光船內部還有健身室、餐廳以及活動廳。”
  “如果做個比喻的話,觀光船就像是海上的遊輪。”
  “這次測試任務,光船會花費兩個小時時間前往太空,然後會環繞太空三周左右,平均每壹周需要六個小時左右,然後就會返程。”
  “從返程到落地,總計需要四個小時。”
  “任務總計需要24個小時。”
  聽到觀光船的參數,不少人都感到震驚。
  其中最主要的參數就是裝載的乘客數量,外圍看著觀光船有很多的玻璃窗口,但具體能載多少乘客也很難說。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也同樣有載人上天觀光的項目,並且已經準備啟動制造相應的飛船,但他們公布的數據中,飛船最高載人數量為五十人。
  五十人,還是理論數據了。
  哪怕只是50人的數據,就已經很讓人驚訝了。
  這可是載人上太空,壹口氣裝下五十乘客,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奕星的觀光船,載人數量甚至達到了三百人,簡直都有些不可思議,當看到觀光船的塊頭,也就壹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了。
  另外,可以肯定的是,奕星擁有更高、更可靠的反重力技術,他們所制造的飛船,耗能相對要低的多,也以此才制造出,載人數量超高的飛船。
  與此同時,奕星的經理也正在給趙奕匯報詳細參數——
  “這艘觀光船的制造,花費了十九億三千萬,後續還需要支付兩億壹千萬的專利費和和服務費。”
  “另外,還有包括保養、人員等方面,給航天局的支出,等等。”
  “到現在為止,成本支出了二十二億左右。”
  觀光船的成本比預計還要低壹些,因為是建造的第壹艘飛船,計劃支出是在二十五億左右。
  經理繼續做著匯報,“我們的測試每次需要燃料費用為兩百八十萬到三百五十萬之間。”
  “回到地面檢修、保養,沒有大的破損,維護費在六百到七百萬之間。”
  接下來,又是壹大堆的成本支出報告。
  趙奕耐心的聽著,對花費的資金倒是並不意外。
  現在建造的觀光團只是最初始的技術版本,大部分主體花費都在核心技術部件、電子系統、壓縮材料等方面,而乘客的房間、設施等方面,采用的都是最簡單的設計。
  正因為如此,觀光船的制造支出才會相對少壹些。
  如果觀光船正式進行運營,肯定還需要制造其他版本的船,包括‘豪華型’和‘普通型’。
  這就像是海上的郵輪,有些遊輪是很普通的,有些則是豪華遊輪,制造費用相差非常大。
  如果是見到豪華型的觀光船,制造成本肯定會非常高,甚至翻上四倍、五倍都是有可能的。
  普通型的並不是制造成本低,而是‘載人’數量多,太空觀光絕對是個新市場,就需要努力運營,爭取讓其成為受歡迎的市場。
  受歡迎的市場,消費必須要貼近普通人。
  豪華型的觀光船是提供給富人的,普通人也同樣可以消費,就必須要‘親民版本’的船,類似的船要有收益,就必須要載客數量足夠多。
  壹千,是保底。
  按照飛船消耗燃料、物資、往返保養以及風險的成本,每壹次平均在兩千萬以上,想要運營有收益,船票收入需要達到五千萬,才可能在持續運營幾年以後,把飛船的制造成本賺回來。
  如果載客達到千人,每個乘客的票價只需要五萬就夠了。
  這個價格非常親民。
  因為壹些豪華郵輪的票價,也會超過兩萬、三萬,甚至超過五萬、十萬。
  觀光船最初運營,是不可能達到這個票價的,奕星公司運營也不可能,除非是市場足夠飽滿的情況下,有其他購買觀光船的公司參與競爭,票價才可能會低到這種程度。
  最初,肯定是最賺錢的。
  現在的觀光船載客三百左右,哪怕壹次性收費達到幾百、上千萬,也有很多人會搶著乘坐。
  這可不僅僅是乘坐觀光船上太空,體驗壹次難以體驗的旅途,同時也是交際的好機會。
  觀光船最初的乘客,每壹個都可以說非富即貴,其中肯定會有很多超級富豪,參加類似交際的機會可不多,世界範圍內,肯定有很多人,打破頭皮也要買上壹張船票。
  趙奕仔細思索著,頓時更加看好太空旅行市場了。
  其實太空的旅途還是有弊端的,趙奕和幾個技術部以及宇航員,討論觀光船的時候,就壹直在說著‘弊端’。
  “我們的觀光船最多環繞地球壹周時間,但是,如果真正投入運營,三天就已經是極限了。”
  “因為太空長期處在失重狀態,連續都是這樣的環境,也許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乘客的體驗也並不好。”
  “正因為如此,每壹次運營都不能超過三天。”
  “兩天半,才是最佳時間。”
  “另外,因為只能環繞地球飛行,其實也沒有什麽風景可言,看的時間太長,就煩悶了。”
  “我估計不會有乘客選擇第二次上太空,除非未來能開通其他觀光通道,比如說,去其他星球,月球、火星之類,但短期,不可能實現。”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重力問題,失重的感覺確實很有吸引力,但實際上,地面上就有反重力體驗館,可以直接體驗失重感。
  太空觀光是到太空上去真實體驗失重感,順帶看看太空的風景,在飛船的視角下看壹下地球。
  可是,長期處在失重狀態,會大大影響旅途體驗。
  這就是矛盾的地方。
  如果旅途時間太短,就會有乘客考慮性價比的問題。
  但是,旅途時間太長,好多乘客根本就受不了,長期失重的感覺並不好。
  這個問題怎麽解決呢?
  奕星公司好幾個經理、技術人員,都陷入了認真的思考中。
  這時候,趙奕則是直接說道,“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咨詢專業的旅行專家,而不是我們來想辦法。”
  其他人對視壹眼,也不由得跟著點頭。
  他們都是壹群技術、財務人員,去思考旅行體驗的問題,專業上根本就不對口,專業的問題需要找專業的人員解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