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系學霸

不吃小南瓜

都市生活

鄭陽第十三中學,高三三班教室。
“砰!”
試卷砸在講臺桌上。
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13章 宇宙飛船研究組的總設計師

規則系學霸 by 不吃小南瓜

2022-7-22 21:22

  “太空穿梭實驗,成功了!”
  “小型太空飛船成功在十秒內抵達月球!”
  “毫無疑問,這會成為人類科技發展的大事件,代表人類走向宇宙星空的開端!”
  “從今天開始,人類不會再局限於地球了。”
  太空穿梭實驗成功,成為了全球的輿論焦點。
  所有的媒體都在進行報道,哪怕是專註於八卦新聞的媒體,都在報道中提及了空間穿梭實驗,並且用大篇幅敘述了實驗過程。
  去全球各個網站的熱搜新聞,大部分都和太空穿梭實驗有關,同時也披露出各種各樣的消息。
  哪怕是某個知名人物,談壹下太空穿梭實驗,都能成為被關註的焦點。
  所以就更多的人、更多的媒體、更多的機構站出來,針對太空穿梭實驗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態度。
  這時候,什麽品牌、明星、流行詞匯等,日常占據熱搜相關的消息,完全被壓了下去。
  舉例來說,國內微博熱搜排行榜前五十中,有三十三條都和太空穿梭實驗有關。
  其他不相關的新聞,也被網友完全攻占了。
  這時候,出現了壹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某明星上了熱搜,不管因為什麽上的熱搜,都馬上被壹大群人痛斥,認為不應該搶占網絡資源。
  然後,某明星為了維護形象,就不得不站出來道歉。
  還有壹些小明星希望趁著熱度去炒作,也公開說壹些有關太空穿梭實驗的事情,結果也被輿論痛斥,並被揭開面具說就是‘蹭熱度’。
  類似的事情發生過兩、三次以後,大多數明星都熄火了,他們只能郁悶的暫停營業,只能被采訪的時候,都不敢說太空穿梭實驗相關的內容。
  學者的待遇就不壹樣了。
  壹些物理、數學教授,被好多的媒體采訪,也說起了太空穿梭實驗,因為他們說的比較專業,網友的容忍性就高多了。
  哪怕很多數學,物理教授說的,和太空穿梭實驗完全無關,網友們也根本都不介意。
  這時候,很多人都希望了解太空穿梭實驗使用的什麽技術,哪怕是專業的數學物理教授,以及從事航天相關工作的專家,沒有參與實驗,就根本說不出什麽。
  有個頂尖大學的天文學教授,就猜測說道,“我們在實驗中能看到,實驗過程中,小型太空飛船的鏡頭是壹片漆黑的。”
  “那是最新的反能量屏障,實驗過程肯定是采用了反能量屏障技術,就是,我們可以猜測,當開啟反能量屏障達到壹定功率的時候,就可以實現空間的變化。”
  “大家應該聽過壹種說法,黑洞是穿梭空間的節點,當進入黑洞中,我們就可能穿越時空。”
  “這樣就可以理解了,趙奕院士的理論認為,反能量屏障的外在表現和黑洞很相似,所以反能量屏障達到壹定的功率,或者是產生某種臨界值,就能夠讓其內部實現空間跳躍,完成臨近的太空穿梭。”
  這位教授說的有理有據,其中包含人們對於黑洞的暢想,也包含壹些專業的知識,聽壹下都感覺是真的壹樣,讓好多人都直接相信了。
  “原來如此啊。”
  “反能量屏障功率達到壹定程度就能實現空間跳躍,而太空穿梭,就是臨近的空間跳躍!”
  有很多媒體都報道了這則消息,有意思,是消息還傳到了國外,並且還被很多媒體相信了,甚至有些專業機構都相信說的是事實。
  因為,非常有道理啊!
  力學研究所就相信了,因為他們壹直在研究反能量屏障,而研究過程中,還發現了壹種神秘射線,有些研究員就相信神秘射線就是實現空間跳躍的關鍵因素。
  再結合這位教授所說的內容,就可以確定反能量屏障達到壹定功率,就能夠實現空間跳躍。
  這個說法是有壹部分是正確的。
  正確的壹部分,恰好是力學研究所發現的內容,讓很多人就感覺所有都對得上。
  力學研究所頓時感覺揚眉吐氣,他們之前壹直研究反能量屏障,結果還被壹些民眾舉牌抗議,到現在,外面還有很多抗議的人群。
  現在呢?看到了嗎?
  反能量屏障的研究,就是實現空間跳躍的關鍵啊!
  所以,壹定要大力研究反能量屏障,尤其是在加大功率的研究上,壹定要投入,投入,再投入。
  力學研究所以此直接申請了大量的經費,還向行政部門申請給予全力支持。
  之前力學研究所的經費,靠的是企業、個人贊助,相關部門的科研撥款只是壹小部分。
  這是不同規則決定的。
  哪怕是世界級的科研機構,也都是半私人性質的,根本無法得到行政方面級別的支持。
  現在就不同了。
  當研究內容上升到戰略級,就肯定會得到更強有力的支持。
  力學研究所的申請,快速得到了審批通過,他們馬上得到了二十億美元的撥款許諾。
  這還是先期的撥款。
  國家相關的部門,也在不斷地討論著,連續召開會議,決定全力支持力學研究所的研究,主要是因為太空穿梭實驗過程中,確實能夠看到反重力屏障,小型太空飛船明顯是開啟了反重力屏障,才完成了空間跳躍。
  沒錯,空間跳躍。
  那位天文學教授發言最大的影響就是,讓好多人都相信,太空穿梭實驗完成方式是,實現了‘空間跳躍’。
  實際上,太空穿梭實驗和空間跳躍完全是兩個概念。
  太空穿梭,是速度非常快的‘穿行’,而空間跳躍等同於‘閃現’,無視距離和阻隔直接實現‘穿越’。
  空間跳躍的理解也非常的震撼,有個說法就是,“既然能用這項技術實現每秒三萬公裏的跨度,那麽到地球上豈不是,壹秒就足以把裝置,運送到世界任何角落?”
  這絕對是非常可怕的。
  比如,壹枚殺傷力巨大的武器。
  如果能在瞬間把武器送到到世界任何壹個角落,那麽就沒有任何地方會是安全的,可以說,只要位置被鎖定,就會直接被擊中。
  頓時。
  好多有影響力的人物,都感覺不安全了,哪怕周圍有大量的警衛,但警衛再多,還能抵抗殺傷性武器。
  這就像是踩螞蟻壹樣,螞蟻再多也沒有任何意義。
  在太空穿梭實驗結束以後,地球好像迎來了真正的和平,什麽軍事之類的都根本沒人去談了。
  大家都在壹心的研究學術、研究技術,為實現人類征服宇宙而努力。
  ……
  國內外輿論持續發酵著。
  連續壹個星期時間,新聞上到處都是和太空穿梭的實驗有關的消息,航天局也有了動向。
  實驗結束的第三天,航天局對外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好幾個頂級的領導參與了會議。
  當然也少不了趙奕。
  這個發布會就是慶祝太空穿梭實驗成功的會議,總接受來自其他國家媒體的采訪,只不過談及關鍵技術的時候,就只說起了反能量屏障技術。
  當趙奕被提問的時候,他很肯定地說道,“太空穿梭技術和反能量屏障直接相關。”
  “在我的研究中,反能量屏障非常奇妙,他可以隔絕能量,和黑洞非常的相似。”
  “我認為反能量屏障就是沒有核心的黑洞,他不具有吸收物質的性態,卻表現出了黑洞的在外特性。”
  “我相信,反能量屏障,就是未來人類邁向宇宙空間最主要的技術之壹。”
  趙奕所說的話,確定了反能量屏障技術,在太空穿梭實驗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他說的都是真實的,只不過沒有說出更核心的Z波。
  Z波,才是關鍵。
  Z波讓空間實現大幅度的壓縮,而反能量屏障的作用只是隔絕壓縮作用,從而以正常的速度行駛。
  在航天局的新聞發布會結束以後,輿論上有關太空穿梭技術討論的就更火熱了。
  國內每個人都感覺驕傲和自豪,他們很肯定掌握的科技,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國外。
  就像是壹些國外機構的判斷,既然反重力太空飛船能夠在十秒內抵達月球,同樣的技術應用在地球上,就可以在壹秒內把裝置送到任何地方。
  這絕對是非常有威懾力的技術。
  這時候,其他技術都變得無關緊要了,制造在先進的艦船、再先進的飛機,又有什麽意義呢?再快,也不可能快過太空穿梭、空間跳躍!
  太空穿梭、空間跳躍,完全就是跨次元打擊啊!
  國外的輿論狀態就不壹樣了。
  好多人談起太空穿梭技術,有激動,有興奮,同時也有哀嚎和嘆息,因為技術並不屬於他們,每個人都希望科技能邁入新時代,但如果先進科技屬於其他人,感覺上就完全不壹樣了。
  如果只是壹項反能量屏障技術還好壹些,但近幾年的先進科技,他們似乎都是遠遠落後的。
  比如,空間連接技術。
  到現在,他們連實現原理都不知道,想研究都感覺無從入手。
  再比如,反重力技術。
  國內已經能熟練地應用反重力太空飛船,而他們建造的反重力太空飛船,還處在理論設計階段。
  實際上,這和效率有直接關系。
  國外也同樣擁有反重力技術,好多機構都購買了相關的授權專利,而進行深入研究以後,也完全可以實現讓飛船進入宇宙太空。
  但是,任何全新的研究項目,理論論證都需要很長時間,更不用說投入到制造生產了。
  壹些相關的項目,經費都是個大問題。
  正常來說,類似的技術投入到實用,最少也需要五到十年,還是速度比較快的情況下。
  有些大型的科技項目,甚至能拖上二十年、三十年,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所以,哪怕是得到了反重力技術授權,想要真正走完流程,制造出反重力太空飛船,最短的時間也需要五年,效率差距就實在太大了。
  ……
  很快,壹個月過去了。
  輿論稍稍有些平息,而航天局繼續著實驗相關工作。
  雖然實驗已經完全結束了,但後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他們需要對實驗過程、檢測數據、裝置性能等,進行壹系列的總結論證。
  總結論證工作將會持續三個月到半年時間,過程中也會有壹些技術,分配到專業的實驗室、機構、企業,來加快後續實驗、制造的速度和安全性。
  等等。
  後續的總結工作還是非常重要的,但和趙奕、理論組就沒有什麽太大的關系了。
  在實驗結束壹個星期以後,趙奕就回到了首都,但他的工作依舊非常忙,大部分時間就是參加會議。
  這些會議都和太空穿梭實驗有關。
  會議分成兩種,壹種是科技會議,壹種是決策會議。
  科技會議就是討論後續的研發方向,趙奕掌握著最前沿的理論,自然就是會議的主導人。
  決策會議,就有很多方面了。
  比如,研發經費問題、保密問題、機構實驗室參與問題,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宇宙飛船項目’的論證了。
  之前有好多人反對宇宙飛船項目,最主要這個項目,聽起來有些天方夜譚,人類還沒有能夠走出地球,最多就是拍幾個宇航員到空間站,直接確立宇宙飛船項目,跨度實在有些太大了。
  哪怕趙奕確定的說沒有技術壁壘,核心技術都已經研究好,但再怎麽說也很難讓不相信的人相信。
  如果是壹個小的項目,就根本無所謂了,宇宙飛船項目實在太龐大,牽扯的經費都是個天文數字。
  現在就不壹樣了。
  當會議討論宇宙飛船項目的時候,重點不是宇宙飛船項目是否開展,而是項目究竟怎麽樣去進行。
  因為牽扯到巨額的投入,甚至足以在經濟上撼動根本,肯定是需要仔細論證的。
  同時,討論的還有國際影響的問題。
  宇宙飛船項目牽著大量的投入,肯定是不可能完全保密的,確立項目進行投入研發以後,壹定會有消息傳出去。
  項目非常的龐大,持續時間也很會長。
  這些都是問題。
  趙奕在會議上確定了壹點——制造宇宙飛船沒有無法解決的核心技術問題。
  其他相關的討論,就沒有辦法參與進去了。
  宇宙飛船項目相關的會議,召開了有二十幾次,用時達到了三個多月,最終只確定了兩點——
  壹個是繼續推動核聚變裝置的研發。
  這是首先需要解決的核心技術問題。
  核聚變裝置已經制造出來,正在進行工作的是裝置的完善,因為已經不能說是實驗裝置,甚至確定會用於建造第壹艘環繞地球的飛船,就必須制造的更加完善。
  核聚變裝置研發組的陳澤書院士參加會議,確定裝置將會在兩個月後正式啟動,也讓很多人期待起來。
  另壹個,就是開啟宇宙飛船項目的論證和設計工作。
  論證由航天集團、高能所、核所以及軍方代表機構等多方面聯合進行。
  設計,則是交給趙奕組建團隊完成。
  趙奕,擔任了宇宙飛船研究組的總設計師,將會組建團隊完成宇宙飛船的設計工作。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