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青玉案
大宋王侯 by 九孔
2018-8-21 09:11
劉林軒自然是壹番好意,並且也相信葉塵的詩才。他話音落下,廳堂內有些安靜,旁人等待著葉塵的反應,充滿了期待和不服。有不少人只等葉塵作出詩詞之後,自己再作出更好的詩詞,將葉塵壓下去,以借葉塵的名頭而出名。畢竟這幾天雖然傳的人不多,可是的的確確是有人稱陳青陳仲舒是如今金陵第壹才子的。
葉塵當然對詩詞壹道沒有什麽興趣,但他下壹步要利用劉林軒將其老爹劉瑾瑜在不驚動聖堂的情況下悄然搞定,卻是不能不給劉林軒這個面子。
所以,只見葉塵略壹沈思之後,笑著說道:“劉公子美意,在下自不能辜負。”
劉林軒對葉塵態度很滿意,微微頷首,另壹邊王東陽等幾位今晚來此地南唐大人物也停下交談,看了過來,同樣充滿期待。畢竟那首《憶家國》水準實在是太高,並且他還知道尋常人不知道的壹些消息,比如這首詞傳到宮中,國主李煜曾經拍案叫絕,聲稱要親自接見這位名叫陳青的蘇州秀才,而且還要封其為翰林學士。
眾目睽睽之下,只見葉塵直接走到旁邊壹張矮幾前,拿起了毛筆。將毛筆筆鋒浸入墨汁當中,停頓了片刻。
目光穿過眾人,朝樓下看去,他已經聞到了壹些胭脂香粉味道,聽到了壹些輕盈的腳步聲,知道花魁大賽前八名在白詩詩帶領下,正在登船。
劉林軒很給葉塵面子,此時也跟了來,葉塵毛筆在墨汁中浸了四五息,朝宣紙落下:“也好,花魁大賽,諸位既然如此盛意,小弟也不敢藏拙,獻醜!”
目光盯著從樓下到二樓的入口,毛筆在紙上刷刷刷的寫起來,葉塵心中想起的詩詞,雖然與今晚上情景很吻合,但畢竟有些地方還需要修改壹下。所以寫得不快,劉林軒在旁邊看著,片刻後,幫忙將寫了的字念出來。
“青玉案……花魁賽……”
他的語氣清朗,整個廳堂內都聽得清清楚楚,又過得片刻,觀看的容色與站姿都變得正式起來,復讀道:“東風夜放……花千樹……”
這青玉案的第壹句,大氣磅礴,悍然鋪開!
劉林軒有著金陵年輕壹代四大才子之壹的稱號,詩詞水準卻是不低,此時瞬間眼睛發亮,旁邊不少人變了臉色……
東風夜放花千樹。
白鷺洲河邊樓船二層廳堂,劉林軒清朗的聲音傳入眾人耳中,旁邊的案幾上,葉塵刷刷刷的舉筆疾書,只這第壹句年出,便有許多人臉色變了些,有的凝神肅容,仔細等待下句。
在座眾人之中,有不少是更傾向於葉塵這人僅有小才說法的,在他們大多數人看來,如《秦淮夜泊》《憶家國》這樣的詩詞多半是葉塵私下裏耗費數月時間雕琢而出,在關鍵時刻拿出來大出風頭的。
俗話說文人相輕,葉塵單憑兩首首詞就蓋過所有人風頭,自然是有人不服的。
第壹句詞的出現,旁人都還來不及真正揣摩它,當然,單句頂多能說無可挑剔,也不能說好或不好,然而當片刻之後劉林軒念出“更吹落,星如雨!”時,這詞句的最初輪廓,就已然出現在眾人眼前,大氣而瑰麗的氣象,隨著這詞句的成型,鋪展開去。
刷刷刷。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
“壹夜……魚龍舞……”
上闋即成,劉林軒聲音已經有些變樣,甚至有些顫抖。之前有些不服葉塵的才子,微微嘆了口氣,舉起前方的酒杯喝了壹口,不得不承認自己詩詞的確沒法和對方相比。
而另壹邊,王東陽等幾個呂級較高的官員勛貴微微張著嘴,表情訝然,眸中精光閃動,眨眨眼睛說不出話來。整個大廳都是壹片靜寂,有人在復讀這首詞,樓下傳來壹連串輕盈的腳步聲。
如果說前幾天那首《憶家國》全詞語言明凈、凝練、優美、清新,通過淒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禦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展示在眾人眼前。那麽眼前這首,便從壹開始就用最瑰麗的筆調展開氣象。“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僅此壹闕,不斷提起的比喻便已將整個花魁大賽夜景描寫得淋漓盡致,仿佛將這熱鬧濃縮了數十倍,再重放在眾人眼前。
這大廳裏的氣氛變得有些肅然,葉塵停了停,回頭看看,表面上像是在打量眾人反應,實際上,卻依然在註意樓梯口,他從腳步已經聽出,花魁賽前八名佳人已經準備上樓。若是往年花魁宴會,所有人此時都會看著樓梯口,等待佳人入場,但此時整個大廳內,除了葉塵,大概也不會有人去註意她們。
葉塵目光收回來,毛筆在硯臺內轉了轉,低喃了壹句:“蛾兒雪柳黃金縷……”那邊劉林軒沒聽清:“嗯?”見葉塵毛筆落下,隨後才明白過來。
“蛾兒雪柳黃金縷……”
字仍然在寫,葉塵耳朵中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八名佳人已經登樓。
葉塵舉筆寫下下壹句“笑語盈盈暗香去!”
樓梯口排在第壹,裝扮成白詩詩正準備登樓的窅娘心中疑惑,也有些警惕,本能的停頓了壹下,心想樓上怎麽會如此安靜。
“眾裏尋他千百度……”
劉林軒的聲音中,葉塵看似無意的看了壹眼王東陽,隨後的壹句“驀然回首”剛剛響起來。此次花魁大賽第壹名白詩詩絕美的腦袋出現在樓梯入口處。但卻沒有幾個人向她看去。
葉塵最後壹筆落下之後,旁邊的劉林軒也嘆了口氣,目光掃視周圍,發現了正在走上來的白詩詩等八名佳人,嘴中念道:“驀然回首……佳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句話完,所有人順著劉林軒的目光全部看向樓梯口,看著八名佳人。
裝扮成白詩詩的窅娘,眼見眾人神色怪異的看著自己,心中壹跳,但面上卻不露絲毫。帶著其她七名佳人盈盈拜了下去,給眾人行禮。
這首詞葉塵抄襲的是《青玉案·元夕》,是原本歷史上壹百多年後,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作品,不過,葉塵將“元夕”改成了“花魁賽”,將最後那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改成了“佳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正好符合眼前情景。堪稱絕妙。
安靜中王東陽身邊壹名身為翰林學士的大儒嘆息道:“好啊……”
更多的人還在咀嚼著這下闋的意境,葉塵擱下了筆,卻是剛才場中唯壹壹個不敢正面看八名佳人的人。劉林軒將那宣紙小心地拿起來晃了晃,再仔細看了壹遍,方才親手拿給王東陽手中。
此時此刻,雖然八名佳人已經上場,但眾人看過八名佳人之後,自有人招呼八名佳人如何落座,但大部分人又將目光集中在葉塵身上,神色態度卻是和剛才大為不同。甚至剛才有幾名對葉塵本來甚為不服的才子,看著葉塵,目光難言地嘆了口氣,來到葉塵面前,對葉塵做了個揖。
這詞句上闋極盡繁華,以令人佩服的筆鋒刻畫上元盛況,即便只是這半闕,也已經是讓人驚嘆的好詞句。然而到得下闋,竟又將壹份意境自這最為繁華的刻畫中抽離出來,前闕入世,後闕脫俗,兩相對應之下,巨大的沖擊力難以言喻。在座的眾人中有人還在揣摩,有人明白過來,也只是隱隱嘆息,目光復雜。特別是這份意境放在剛才,卻正好將八名佳人登場拉入其中,如此才情,卻再也沒有人懷疑這位陳青陳仲舒的絕品詩詞都是私下裏耗費長時間雕琢而成。
眾人贊揚聲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畢竟今晚上的中心人物交不是他,而且他的身份也只是壹個微不足道的秀才,更何況此時八名佳人登場,花魁宴也要正式開始了。
花魁白詩詩自然而然被安排在了今晚地位最高的王東陽身邊,其他七位佳人的安排也是按照在場諸位雄性動物的身份地位進行分配。
不過,因為剛才那首《青玉案》實在是太過驚艷了壹些,再加上南唐文人對於“才子佳人”思維根深蒂固,由劉林軒提議,王東陽拍板,給陳青這個地位低下的秀才壹個在其她七名佳人中挑選壹人作陪的特殊資格。
在不少人羨慕嫉妒的眼光之中,葉塵根本不敢長時間擡頭細看,借著端酒感謝劉林軒和王東陽美意的時機,指著碧巧兒說道:“巧兒姑娘清新可愛,在下就選她了。”
頓時有人用他剛才那首《青玉案》中最後那句“佳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取笑於他。
碧巧兒剛才已經從其他人口中聽了那首《青玉案》,再加上之前就對陳青有些好感,此時壹想到那句“佳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眸中本身也是異彩漣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