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劍冢
我在諸天逐漸全知全能 by 文刀X三石
2023-10-25 22:24
張浩和小龍女在襄陽城待了幾天後,便和郭靖等人告辭了。
走的時候,還帶上了楊過,說是要帶楊過去壹個地方,月余便回。
對此,郭靖等人自無不可,隨後,楊過跟著張浩和小龍女,便壹起去到了襄陽邊的深山之中。
壹行三人剛壹進入山谷,便遇到了壹只巨大的神雕,正在吃著壹種頭上長角的蛇類。
楊過對神雕驚奇不已,說道:“師傅,好神俊的雕啊。”
張浩看著這只神雕,笑道:“這雕可不僅僅是神異啊,恐怕武功境界還要超過過兒妳啊。”
楊過聞言,也是心中壹驚,說道:“師傅,妳帶我到這山中為什麽啊,不會是要給我也找個坐騎吧。”
張浩聞言,笑罵道:“這可不是給妳找的坐騎,這是妳未來幾個月的師傅。”
問過聽到這話,有些傻眼,忙問道:“什麽,師傅,妳準備讓我跟壹只大鳥學功夫啊?”
豈料,那大雕竟是能夠聽懂人言,聞言看向了楊過。
張浩知道這大雕能夠聽懂人言,於是上前見禮道:“這位雕兄,我們此來是為了見識壹下劍魔獨孤求敗的劍術的,同時,我這弟子也將會在這深谷之中和雕兄習武壹段時間,還望雕兄不吝賜教。”
那大雕聞言,看向楊過,發現楊過的資質確實不錯,適合當獨孤求敗的傳人,於是叫了壹聲,然後向前走去。
張浩見此,對小龍女和楊過說道:“這位雕兄已經同意了,咱們跟上吧。”
隨後,在路上,經過張浩的推算,再加上壹些零星的記載,張浩給小龍女和楊過說了壹下這位獨孤求敗的事跡。
這位劍魔獨孤求敗,應是生於北宋年間,年輕時,經歷了靖康之變,隨後開始習練武藝,和壹代宗師黃裳有舊,壹生確是只練習劍意,而對武學境界追求不高。
獨孤求敗,在二十多歲時,便已無敵於天下,隨即開始追求更高境界的劍術,將劍術等級分為,利劍,軟劍,重劍,木劍和無劍等五個境界。
壹生精於劍而誠於劍,最終在四十歲之後,做到了無劍勝有劍的最高境界。
但此時的獨孤求敗發現,整個天下已經沒有能夠接自己幾招的人了。
於是便在這深谷之中隱居,不再出世,終日和這谷中的神雕為伴,而這神雕,因為日日觀看獨孤求敗練劍,逐漸通靈,也學會了壹些這獨孤求敗的劍術。
直至獨孤求敗故去,也沒壹個傳人,這神雕,便想要幫獨孤求敗找壹個傳人。
所以當張浩等人到來,說要讓楊過學壹些劍術,那神雕才會很高興的在前面帶路。
不壹會,壹行三人便跟著神雕進入到了劍冢之中。
壹行三人進到劍冢後,便發現了壹塊巨石,而巨石上好像還刻有壹些字跡。
楊過走向前去,看清了石頭上的字跡,念道:“縱橫江湖三十余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壹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劍魔獨孤求敗。”
念完後,楊過感慨道:“師傅,妳說這獨孤前輩的境界怎麽樣啊,真是恨不能與這種英雄生於同壹年代。”
張浩走向前,看向石頭上的字跡,說道:“看著上面的字跡,是用手指運氣寫成,這位獨孤前輩的境界極高,但是,路有些偏了,壹聲誠於劍,但卻沒有對天地規則有所感悟,最終止步於後天圓滿。”
然後接著說道:“不過,這壹門劍術,倒是達到了半步先天的境界,過兒,這門劍術應該會對妳有壹些啟發,但千萬記住,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楊過聽聞此言,明白了過來,他也知道張浩的意思,不論是獨孤求敗的劍術,還是張浩傳他的武功,都只能用來借鑒,而不可深學,只能成為自己創功的養分,否則,最多只能達到前人的境界,而永遠做不到超越前人。
楊過當即行禮道:“弟子銘記師父教誨。”
張浩隨即說道:“過兒,以妳現在的境界,可以直接從重劍開始練起,什麽時候能夠做到如臂指使,什麽時候,妳便可以出去了。”
說完,便帶著小龍女離開了。
楊過聞言,將地上的重劍拿起,結果發現底下有字。
隨即念道:“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楊過看了壹下這些字跡,想了壹下,那前面的幾把劍應該也有。
當即拿起第壹把劍,發現底下的字跡乃是:淩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然後又拿起第二把軟劍,看到了底下的字跡。
“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悔恨不已,乃棄之深谷。”
最後拿起木劍,看到字跡為: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當即對這位獨孤前輩更是敬重了不少。
隨即,拿起玄鐵重劍,跟著大雕學習起了獨孤九劍。
而另壹邊,張浩在谷中抓起了蛇,張浩知道,這蛇名為菩斯曲蛇,蛇膽乃是大補之物,可以解百毒,並且動物吃了可以開靈智。
張浩抓了壹些,養在了靈獸殿,後面可以用來餵養靈獸,也可以用來給人解毒,當然是多多益善了。
抓的差不多了的時候,張浩想了壹下,和小龍女說道:“龍兒,咱們出來也半年多了,咱們回終南山吧。”
小龍女聞言,自無不可,而張浩則是不便插手天下之事,索性眼不見為凈。
隨即二人便決定返回終南山,而因為回去的路上,壹直也是遊山玩水的,所以,張浩和小龍女二人,路程並不快,壹直到了兩個多月後,才成功回到了終南山地界。
此時,距離張浩和小龍女下山遊歷,已經過去了整整壹年的時間了。
這次回來,張浩從楊過那裏把瓜子(原本李莫愁的驢)也要回來了,兩只驢拉車確實比壹只驢拉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