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壹十八章 新內記(中)
我的帝國無雙 by 錄事參軍
2021-7-15 20:46
等湯玉娘回來,陸寧便是壹呆。
江陵送來的內記室常服,實際上,就是宮中尚秘書的制服,送來了數套,陸寧本來也沒仔細看,但印象裏,就是白衣白褲,小白靴子或高跟木屐的款式。
但湯玉娘,這穿得什麽?
像極了後世的OL女郎,上身黑色小制服,只有壹個扣子,內裏是雪白襯衫,麗人誘人身材立時呈現,黑色長褲,同樣緊梆梆的,襯出湯玉娘纖美雙腿和豐臋熱感曲線,黑色高跟皮鞋,油光鋥亮,露出腳面雪白蠶絲襪。
陸寧壹時有拍額頭哭笑不得的感覺,這五娘,閑得沒事,花樣越來越多,也怪自己給她太多的創意。
雖然是壹雙高跟鞋,但湯玉娘走起來噠噠的,毫不違和,更襯得腰肢扭動,風情迷人,顯然自學蠻族舞蹈,加之從小受的教育,穿起來倒也得心應手,就如跳舞壹般駕馭就是。
說起來,這種西式OL女郎制服並不比現今襦裙漂亮,但有著更為刺激人視覺的效果,尤其是,來到這個世界已久,乍然見到湯玉娘這小優物搖身壹變成了辦公室熱辣女郎,而且美髻襯托下,姿容精致艷美,腰肢輕柔,風情氣質,就遠不是後世麗人所能比擬。
陸寧壹時真有點流鼻血,險些就有些把持不定。
咳嗽壹聲,忙轉移註意力,說:“我看看,這鞋子是怎麽做的?”畢竟,樓船之上,隔音不太好,蓮兒就在隔壁休息,實在不適合胡天胡地。
要說現今皮鞋並不難做,只是成本高昂,也沒必要,而且大多類似後世翻毛皮鞋,要說將這皮子磨得和後世壹樣滑亮,可就不知道要多少工匠多少人力打磨了。
“嗷”,乖乖答應壹聲,湯玉娘自自然然的便微微屈膝,壹只纖腿微微向後欠起,輕輕除了黑色高跟皮鞋,送到陸寧面前,陸寧隨之瞥到,微微透明的雪白蠶絲襪中,湯玉娘那塗著鮮紅趾甲油的誘人小腳。
咳嗽壹聲,心跳得更快,這,話題轉的有夠糟糕。
“做妳的事吧!”陸寧指了指軟榻矮桌對面。
軟榻很長很寬,是陸寧辦公休息的地方,盤腿在桌案前就可以辦公,躺下就可入寢,矮桌對面,也是同樣的空間。
軟榻則厚實又有彈性,最上面鋪的是黃澄澄絲綢臥絮。
湯玉娘應了壹聲,拎著壹摞文函,褪鞋去襪跪坐在桌案對面,挑揀文函,這壹摞文函,她分類後,都來自川蜀東部,她再從中挑揀出夔州的。
“妳怎麽也脫襪子……”陸寧壹時覺得,思維有些淩亂,這是怎麽了這是?這湯玉娘,無師自通嗎?
“內記室常服口袋中有壹頁紙箋,叫《內記室禮》,不是阿爹府中的規矩麽?”湯玉娘眨著美眸,略有些奇怪的問。
“是,是……”陸寧無力的答應著,往後壹仰,再懶得理會,這古禮好像被自己恢復的卑服服的,但僅限來到自己內室的美人兒,這都什麽跟什麽啊。
那邊,湯玉娘卻是效率極快,很快挑揀出壹份份文函,都是涉及夔州的。
陸寧便拿起來看,打量了對面麗人幾眼,說:“這種常服還是坐桌椅上做事更好,如果床榻之間,就不如裙褂輕軟方便。”
“阿爹說的是!”湯玉娘拉了拉黑色小制服的皺褶,雪白襯衫兜著的高聳便隨之抖了抖。
陸寧咳嗽壹聲,視線和註意力忙集中到面前文函上。
隨之壹呆,這夔州雲安縣縣令叫劉漢常?是壹個人嗎?
看其經歷,果然是,就是東海那劉漢常,卻不想,這家夥現今都混成縣太爺了。
想想也是,東海國屬吏出身,就算沒自己特別關照,但旁人也會高看壹眼。
這家夥,做得來嗎?
骨子裏,這劉漢常可不是什麽好人。
現今雖然不說做官壹定要是好人,便是骨子裏是壞蛋,能有律法約束住也可,但他,是遵紀守法的人?
而且德行,可是考評中的第壹項。
陸寧微微蹙眉看,劉漢常的任命,敕牒來自內閣,吏部對其考評也很好,看著那幾名評語後簽字的吏部官員名字,陸寧心裏哼哼了兩聲,出了事,有妳們好看的。
雖說地方官吏作奸犯科,現今倒也不是對吏部考評官員便要問罪,不然,這位子也太高危,但如果這名官吏犯下重罪,舉薦之官員和考評之官員,多多少少也會受連累,尤其當初對這名官吏的舉薦和考評都另有內情甚至流於形式,那就更是不同的說法。
因為交通不便,當今時代,為了強化中央權威,便是縣壹級主官,也都是由內閣委任,州壹級主官,更不必說。
道署雖然有壹定的推薦權力,但完全沒有什麽決定權。
而隨著州府日多,陸寧對州壹級官吏的任命,已經完全交給內閣,更莫說縣官了。
所以,劉漢常任這雲安縣縣令,陸寧以前還真不知道。
雖然,州主官和縣主官,報上來後,陸寧還是會認真看看其經歷,但現今蜀地官員變動太多,縣太爺們妳方唱罷我登場,壹時也看不過來。
陸寧又看其他文函,漸漸的,有點明了,為什麽劉漢常和高家幹上了。
在蜀地,雖然沒有打土豪,但推行“贖田歸公令”,壹戶,田“止千畝”,也就是,豪門大族,只能最多保留壹千畝田地,其余田地,由公家贖回。
當然,公家並不是壹次結清,按照現今地價,打個大大的折扣,根據田地良莠,從三折到五折不等,分期五十年,也沒利息。
說起來,雖然還不至於是象征性補貼,但如果時間拉長到五十年來看,可就和象征性補貼沒什麽兩樣了。
壹些蜀地大族,自也想辦法對抗,甚至很多采取了分家的把戲。
原本多是嫡長子繼承家業,現今,其余兒子,成親者,便分家,另立戶,如此,最起碼田產還是自己子孫名下,田地多者,能多留千畝、幾千畝不等。
對此,中樞有臣子提出該當懲治,戶口之數,以贖田歸公令頒布前計數,贖田歸公令發布後分家者不作數。
陸寧駁回了此說,也不好太過分,豪族土地分拆就好,而且漸漸的,土地會更分散,只要遏制土地兼並的態勢就好,倒不是非不要土地集中,壹些土地集中的莊園,本來生產效率也更高不是。
當然,這個分家,也僅限於親子,如此,很多豪族土地,終究還是要被收為公有,有將分家更進壹步弄虛作假的,比如什麽分給女兒女婿,更甚者,搞出什麽私生子之類把戲乃至折價分給親屬的,則以違反“歸公令”處置。